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95后"大学生之最期待:朋友第一谈恋爱第三

2013年09月09日 13:14   来源:新华网   王龙博

 

  随着2013级新生的到来,重庆市内各高校陆续迎来首批“95后”大学生。 李相博 摄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许多新生从报道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李相博 摄

  记者在重庆北火车站的高校迎新点遇到杨璐宁的时候,这位1995年出生的大一新生刚刚和母亲走下从家乡武汉驶来的火车。在迎新点稍作休息之后,她们登上了重庆大学接送新生的校车,杨璐宁也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随着今年2013级新生的正式进入,重庆市内的各大高校也陆续迎来了首批像杨璐宁一样的“95后”大学生。 近日,记者在重庆北火车站、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地随机抽取了60名“95后”新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近半数人认为,自己和80后、90后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更有个性。

  “因为成长环境的关系,‘95后’可能对事情更加有自己的想法。”杨璐宁抱着从家里带来的毛绒玩具说,在她看来,遇到分歧时,“95后”往往更坚持自己的意见。

  大学最期待的事:超六成想认识更多朋友

  面对四年的大学生活,你最期待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在参与调查的60位“95后”新生中,有39位选择了“认识更多的朋友”,占调查样本的65%。

  “和以前相比,大学是更开放的学习环境。能跟许多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肯定是件很棒的事情。”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新生陈宇仪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外,“一次完全由自己决定的旅行”和“谈一场恋爱”两个选项也被许多新生高票选为大学最期待的事情。相对于这些热门选项,“考到各种证”与“听一场学术大师的讲座”两个选项则分别只有10位和8位新生选择。此外,有13位新生将“拿一次奖学金”作为大学最期待的事情,占参与调查人数的22%。

  第一眼重庆:对陡坡和美女印象最深

  在今年的“95后”新生中,不可避免地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调查过程中,记者也特意针对外省籍新生设置了“第一眼重庆”的问题,试图了解重庆在众多“95后”同学心中的形象。 在此次调查收到的答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重庆印象分别是山高坡陡与美女众多。“重庆‘山城’和美女的名片在全国很响亮,来了确实发现跟北方完全不一样,城市整个几乎都是在山上。”来自山东的一位新生说。

  除过山城和美女,食物辛辣和“火炉”也成为这次调查中有关重庆印象出现较多的字眼。而在回答“听到最有意思的一句重庆话”时,“要得”和“巴适”成功上榜。很多新生表示,这几天虽然听到的重庆话很多,但这两句话最能让人感受到重庆人的直率和豪爽,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