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新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贵阳牵手中关村推进创新驱动区域合作
“贵阳‘牵手’中关村,就是让贵阳的高新梦,插上中关村的翅膀。消息传来,振奋人心!”听闻中关村即将与贵阳开展区域合作,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王心福显得有些兴奋。
王心福的兴奋,源自贵阳“牵手”中关村即将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意味着信息的聚集、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意味着配套服务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最关键的人才资源聚集。
以朗玛为例,从创业初到上市,朗玛在贵州发展风生水起,然而一枝独秀的发展格局也为朗玛带来不少发展的难题。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贵州仍未形成集群。产业环境的缺失,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制约了人才的长远发展,成为我们引入人才的一大瓶颈。”王心福说。
产业的聚集才能引发人才的聚集。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朗玛从外地引入人才,由于产业环境的缺失,贵州难有与朗玛比肩的企业。而在中关村,人才往往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多的选择项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
“没有其他选项,没有合理流动,意味着同等条件下,我们吸纳一个人才要比产业聚集好的地方投入更多的感情、物质成本。而人才的合理流动,能带来新的视觉、理念和思维,对我们这类以创新为第一推动力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也能刺激企业的发展。”王心福说。
虽然在贵州难有竞争对手,但从全国来看,朗玛仍属于成长中的企业。一方面在贵州竞争环境缺失,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朗玛还不够强大,这种不良反应对朗玛影响不可小觑。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对朗玛来说,必不可少。
“中关村的到来,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竞争对手。这将改变我们高新技术产业的氛围。而良性的竞争环境不但能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能让我们从其他优秀企业中学到更多的管理经验,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王心福说。
如果说,对互联网企业来说,中关村的到来将为之插上人才聚集的“翅膀”,那么对于拥有“三线”建设装备制造业遗产的贵阳,中关村的到来,将会是一次“硬资源”与“软优势”的融合,在调整贵阳装备制造业结构的同时,促进贵阳科技服务业的大发展。
在小孟工业园内,工业设计园的招牌下,依然是一片荒凉的空地。“工业设计园不是一家企业能做出来的,他需要产业的聚集和智力支撑。”工业设计园企业投资方贵州富巨炉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付丹说。
2011年,小孟工业园与贵州富巨开始筹谋建设工业设计园,但是由于贵州工业设计行业聚集度低,工业人才流失相对严重,又没有龙头企业,这一计划搁置至今。
“依托军工企业,贵阳工业设计有很好的基础。贵阳又有装备制造业基础,应该说工业设计大有可为。然而现在工业设计人才大都分散在各个企业,小公司能力又不够,工业设计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付丹说。
以贵州富巨为例,开发一个炉具,需要电气、模具、材料、结构等多位设计师,一年需要支出成本200多万,“而且这些设计师是不用坐班的,制造新产品开发时才干活。”付丹说,如果贵阳工业设计集群形成,在工业设计园区内,一个炉具开发仅需要成本20万元,成本降低了90%。
“中关村有很强大的工业设计基础,我们将这些工业设计企业引入贵阳,一方面是我们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福音,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工业设计行业的大发展。”付丹说。(涂俊超)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