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海口兰花园已投2亿多元 培育兰花100多万株

2013年09月10日 10:27   来源:海口晚报   杨明

兰花产业园区内,种苗生产实现现代化管理种植。海口晚报记者 李汉仁 摄

  根茎粗壮、叶片肥硕,在恒温恒湿的温室里,一株株兰苗就象肥嘟嘟的小娃娃正茁壮成长。这是记者5日上午在海口兰花产业园新坡基地见到的景象。

  据介绍,作为南渡江30万亩土地整治的重点项目之一,海口兰花产业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2.3亿元,建成智能化温室5万平方米,培育兰花100多万株。

  蝴蝶兰住进了空调房

  5日上午10时许,海口气温已超过30摄氏度,而在新坡基地温室内,记者并没有热的感觉。

  据产业园投资方海南柏盈兰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啸介绍,这主要是因为温室内安装了先进的意大利进口水帘风机系统,一旦超过设定的温度,各系统就会自动开始工作。兰花的最佳生长温度在18—30摄氏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需要降温和升温,特别是蝴蝶兰,更是兰花家族中最娇贵的品种。到了催花期,蝴蝶兰都要住进空调房。

  温室内,工人们正在从温室挂钩上换下黄色的纸板,纸板上粘着一些芝麻粒大小的虫子。产业园负责人说,“精细的管理是提升品质的关键。别小看这些虫子,它们不仅会破坏兰花苗,更会影响兰花的品质。”

  高新技术引领兰业发展

  “要让娇贵的兰花开出鲜艳的花朵必须依靠高技术的支撑。”产业园负责人说,目前,柏盈公司不仅拥有世界级的蝴蝶兰培育专家,同时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组培技术,这为海口兰花产业园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柏盈公司在海南已拥有六大兰花基地,其中位于乐东的兰花组培工厂,采用切芽组培技术生产兰花苗,其花苗不仅供应海南市场,而且已成功销往岛外。在海口兰花产业园二期建设中,将建设一个大型种苗组培中心,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兰花种苗组培中心、世界上最大的兰花生产基地。

  作为海口市南渡江30万亩土地整治的重点项目,海口兰花产业园在建设伊始,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就确定了“政府扶持,企业服务,农民生产”的发展模式,除了建设核心区2000亩之外,并且将会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种植兰花8000亩。

  同时确定的带动农民种植兰花的政策还包括:种植大棚补贴,兰花种苗补贴,企业免费技术培训、保底收购兰花等。农民收入包括租金、工资和种花收入,其中仅种花纯收入每年每亩就可达4万元。

  据介绍,目前园区已安排100多人就业,周边农民种植兰花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记者 杨明)

(责任编辑:王姣雁)

闂佸憡甯掑Λ鏃堟閳哄懎绀嗛悽顖e枤缁愶拷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