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兰花原售300万一株现100多元

2013年03月04日 11:15   来源:云南网   

  刚刚结束的“2013年中国大理第六届茶花兰花博览会”上,两苗春剑荷瓣“大团圆”以60万元/苗的价格卖给了重庆兰友,创下了本届兰博会兰花交易的最高价纪录。昔日价格高不可攀的大理莲瓣兰“五朵金花”(剑阳蝶、苍山奇蝶、奇花素、滇梅、黄金海岸)、“大雪素”、“小雪素”,早已走下神坛,成为每苗售价仅数十元至上百元的大众消费花品。而兰价的回归理性,并没有影响数千年来有着“户户养花”传统的大理养兰人的养花热情。

  现状 大理兰价已回归理性

  “兰花是特殊商品,符合商品规律。价格与价值背离太远,就要出事。”大理州花卉协会秘书长 、大理州兰花协会副会长马志宏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兰市的追风、从众心理,类比房地产市场的‘追地王’,越贵的花,越有人追买。曾经有一段时期,对‘大唐凤羽’、‘星海蝶’等‘三星蝶’(三个舌头)花的过度追捧,过高估计了市场潜力与投资价值。”

  “由于‘三星蝶’花为不稳定变异品种,今年花几十万元买回来的花,明年可能就开不出彩,或者只有一两个舌头,卖不出去,导致崩盘。所以,兰花价格1万倍的垂直下跌,也不是偶然。”

  在今年的兰博会上,6年前曾经300万元/苗的“大唐凤羽”,现在的价格只是100多元/苗。销量最大的“大雪素”价格也只在几十元至100元。本届兰博会兰展馆内的兰花销售总额为580万元,在没有高价的花品出位的情况下,“大雪素”等传统花品以量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科技的发展、养殖水平的提高,兰花孤品、绝品进入千家万户的时间越来越短。”马志宏说。

  与创造了兰价传奇的“大唐凤羽”时代的2006年大理兰市相比,大理养兰花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因为大理兰花市场已经通过6年时间、几十次的价格调整,出现了普通消费市场和收藏级别市场的理性分级。兰友不再盲目跟风,而大量的传统兰花花品已作为大众消费品,真正的走进了千家万户。

  建议 让兰花产业依附旅游业

  10多年前,云龙县的赵先生还住在单位宿舍的时候,就开始在阳台上养兰花。二三百盆兰花,不但把他小小的阳台装点得清新、雅致,还给他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赵先生养的兰花在2006年价格处于高峰期时,总价值也曾达到了100多万元。几年后,赵先生搬离了原来的单位宿舍,住进了自己买地建盖的三层楼庭院式小别墅,在屋顶上建起了更大、更美的兰棚。“养兰花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兰价再低,我也不会放弃养兰花。”他说。

  “对于养兰人来说,都会把养兰作为一种职业来重视。”话语间,马志宏充满了感恩和满足:“大理人养兰,这是几千年来大理人爱花养花的传统文化底蕴熏陶的结果,也是一种生活习惯。”

  对于养兰和经营兰花,马志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年都有六七百万游客到大理古城来,为什么不能在古城里开设一个永久性的花卉博览园,将兰花展示给游客看呢?”马志宏认为,兰花作为大理州的州花,应该在大理古城有一个长期的展示窗口,让兰花产业依附于旅游业,把大理的兰文化传播出去。

  据估计,现在大理养兰花的人约有30万。其中20万在农村,发展的是“庭院经济”。10万在城市,发展的是“阳台经济”。目前,通过网络卖兰花的经销户在大理已经有几百家,马志宏创建的“云南兰花网”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马志宏希望由政府来宏观引导,给予小额贷款和养兰花的技术指导支持,鼓励下岗职工、低收入者和无业游民以养兰作为“阳台经济”,增加家庭收入,减轻政府的负担。“利用阳台养花,普通人家每年增收1万元,并不困难。”他调侃:“授之以渔不如授之养兰。”

  兰展 游客助推兰花知名度

  兰博览会闭幕的第二天,大理兰花分会场依然游人如织。一位大理本地人杨先生笑眯眯地告诉记者:“现在兰花太便宜了,在博览会期间我就买了10盆。”他指着刚刚买到的一盆包草告诉记者,“以前这盆花要几万元,现在只要300元,而且一盆里有30多株,太划算了!”

  据介绍,前来兰花分会场参观的游客订货邮购兰花的很多,尤其以沿海一带城市的游客买得最多。游客订购的兰花价格一般在200~500元/盆,以“五朵金花”、“大雪素”、“小雪素”、“西蜀道光”、“心心相印”等品种居多。这些传统花卉品种,已真正的作为礼品花、观赏花等大众消费花卉,进入了千家万户。

  中国兰花协会常务理事、大理州兰花协会副会长李光宏先生说,本次兰展最大的收获是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游客用相机纷纷拍下参展兰花,发到微博和微信上,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大理的兰展。他介绍说,兰展期间对布展进行了创新:把兰花放入古典的紫砂盆中,用中式家居作为陪衬,给游客造成一个视觉冲击;大环境上用竹林、苍山模型、山茶花作为映衬。此外,会场还特意展出了一个兰花种质资源在苍山上的分布模型沙盘。

(责任编辑:吴肖叶)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