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手“祸” 新华社发
谁动了你的个人信息?可能是你的智能手机。9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能够窃取任何智能手机的数据,无论其操作系统是苹果、安卓还是黑莓。报道还说,美国国家安全局能够复制手机通讯录、短信、记事本,能确定智能手机持有者的所在位置。
9月10日,重庆邮电大学教授、教育部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建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手机越智能,泄露个人信息的可能性越大,建议用户不要安装不常用的软件。
通过手机窃取个人信息技术已成熟
“通过手机窃取个人信息从技术上已没有什么困难。智能手机跟计算机一样,只要存在系统漏洞,就可能泄露个人信息。”郑建宏说,用户智能手机安装软件时,窃取个人信息程序就会随着这些软件安装到手机上。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如手机通讯录、短信、记事本等个人信息就可能通过程序传递给开发者,从而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65%的程序会将手机信息泄露给开发者
郑建宏说,相对来说,越是智能的手机,越是功能多或者安装软件多的手机,泄密的可能性越大。
近年来,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率迅速提高。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今年3月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达66%,已经超越美国和英国,居于韩国之后。截至2013年6月,我市的移动电话用户达2247.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706.5万户。
当手机在安装一些热门应用软件时,都会有一个安装前的授权确认。不久前,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晓阳教授和系统、安全研究专家杨珉博士,对国内330款热门应用程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安卓系统给用户信息安全带来的隐患最大。
王晓阳教授表示,通过跟踪调查发现,65%的程序会将手机上的信息泄露给开发者,38%的信息被发送给广告商,12%的信息被发送给无法确认身份的第三方。(记者 李伟)
手机功能越简单越好 泄露信息会带来怎样的损害?
郑建宏说,损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被盗取,相关信息被用作它用;二是恶意扣费;三是给交易带来安全隐患,比如移动网银支付。
那么,智能手机用户该如何加强自我防护呢?郑建宏说,智能手机在销售的时候就已经安装了一些软件,有些软件是没有经过入网检测的。建议市民在正规商店购买智能手机;通过正规渠道下载软件,软件安装时严控系统权限授予;建议市民在手机上安装安全软件,随时杀毒,防止病毒通过软件进入手机窃取信息。
“很多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系统往往会提示安装这或那的软件,一些用户禁不住诱惑就安装了,但这些软件基本上没有什么用。那就最好不要装,手机越简单,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越小。”郑建宏说。
新闻链接>>>
防“毒”有术
如何防范智能手机泄漏个人信息?手机安全专家邹仕洪认为可以“对数据进行物理隔绝”,有条件的用户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工作与个人通信用途的终端和日常上网娱乐的终端分开,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的隐私数据。
针对不同的手机应用平台,邹仕洪给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苹果系统
一、在使用网络同步等服务后,及时注销账号登录状态,不要让手机记忆账号、密码,即每次登录都输入密码,不要把手机设置为自动登录。一旦手机丢失,要立即更改icloud账号、密码,然后通过icloud自带的远程删除功能,把手机里的资料全部删除。
二、安装应用时主要留意其索取的权限列表,特别留意一些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权限读取要求,如要求读取短信、通讯录等行为。若担心应用的安全性,必要时可先将其提交到相关安全厂商提供的在线监测平台进行鉴定。
三、及时为手机安装专业安全产品。
安卓系统:
一、从正规网站下载手机应用程序和升级包。安装时一定要详细查看其索取的权限列表,必要时可先将其提交到相关安全厂商提供的在线监测平台进行鉴定。
二、在不使用Wifi网络时,应通过系统自带的启闭程序将其关闭。
三、及时为手机安装专业的信息安全产品。
四、为手机设置加密等级强的密码或PIN码,定期进行手机数据同步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