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青海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来青海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全省各地的农(牧)家乐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省农牧民在家门口赚钱致富的重要途径,极大地促进着城乡的和谐发展。截至目前,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户超过2000家,直接就业人员上万人,年接待省内外旅游者三百多万人次,直接收入亿元以上。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省发展乡村旅游较早的地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席玉秀、祁丹珠等人逐渐探索起“铁锹锅铲一起拿,农活接待两不误”,“农忙时节忙种田、农闲时节忙接待”的农家乐经营模式,成为首批乡里的“商人”。这也是我省乡村旅游的雏形。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乡土性、参与性、休闲性、自然性的特点更加明显。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区、各部门非常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省旅游局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了《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一些乡村成立了旅游服务中心,一些地区成立了协会,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
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乡村旅游接待点由自发到引导,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在我省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目前,不少地区的农牧民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特色鲜明的农牧业资源,创办了一大批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体,以餐饮、娱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互助、循化、贵德、门源、格尔木等地的乡村旅游产品更是以突出的特色、别样的风情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
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我省的旅游内容,扩大了旅游消费,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也改善了乡村牧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作为我省旅游产品建设和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逐步成为加强我省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成为我省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目前,我省以乡村风味特色经营和乡土民俗文化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主要有以西宁周边地区茶园为代表的休闲娱乐,以互助县小庄村为代表的民俗展示,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三兰巴亥为代表的特色饮食,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桃花园为代表的园林采摘,以门源回族自治县百亩油菜花海为代表的农业观光,以金银滩藏族风情园、格尔木郭勒木得蒙古族风情园为代表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乡村旅游点,以及以克鲁克渔场为代表的湖中泛舟和鱼蟹宴、以坎布拉直岗拉卡为代表的餐饮与景区相结合的综合性接待点等,我省乡村旅游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为了使我省乡村旅游发展更加规范,加大力度开发市场需求旺盛的旅游休闲度假类产品,今年,省旅游局着力打造祁连、互助、大通、民和等一批乡村旅游重点县,建设西宁城北区陶北村、门源东旭村、贵德松巴村、循化三兰巴亥村、互助威远镇小庄村、尖扎直岗拉卡村等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促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省旅游局制定的《青海省乡村旅游规划》总体目标来看,我省发展乡村旅游将重点有序,滚动推进,实施青海乡村旅游“百村计划”。按照“全力打造4个示范村、精心建设10个样板村,推进发展100个重点村”的行动方略,以4个示范村打造为引爆点,以10个样板村建设为推动力,以100个重点村发展为辐射点,在规划末期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农牧民安置顺利实施,推动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经济优势转变,将青海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根据全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乡村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以及乡村旅游未来开发建设的方向,我省乡村旅游产品可形成八大产品系列:环城休憩乡村游、村庄古镇乡村游、现代农牧业科普游、农牧业产业体验游、民俗风情乡村游、乡村休闲度假游、回归自然乡村游、缤纷乡村节庆游。
依托丰富、独特的优势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我省的乡村旅游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唐仲蔚)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