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洲大桥等3桥梁率先实现智能监控 基本无盲区

2013年09月18日 11:54   来源:桂林日报   秦宇华

  9月17日,记者从市政工程管理处数字化管理中心获悉,经过1个多月的调试,我市净瓶山大桥、南洲大桥、桃花江桥3座桥梁率先建成桥梁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对桥梁安全进行24小时远程实时监控,这意味着我市城市桥梁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正式启用。

  走进监控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南洲大桥等3座桥梁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视频画面的切换,可以清晰地看到车辆通行情况。据了解,该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在桥梁上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其中净瓶山大桥、桃花江桥安装了4个固定方向的枪机摄像头,南洲大桥安装了6个枪机摄像头,同时分别在3座桥上安装了2个可360度旋转的球机摄像头。市政工程管理处可实时监控桥面上的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栏杆等桥面设施,以及桥下通道和主要墩台部位、桥梁保护区上下游100米范围河道及河岸周边,基本实现桥梁视频监控无盲区。

  该系统在对桥梁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同时,在桥梁部分车道入口还安装了智能超重检测装置。市政工程管理处设备科石副科长介绍,该系统每小时都会对超重车辆通行情况自动生成数据图表,通过数据图表和相关的录像,工作人员可以清晰知道某具体时段超载车辆的数量与车牌号。如有出行车辆不经过申报审批而超重通行桥梁、损坏桥梁设施逃逸现象,系统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清晰拍下车辆的车牌号。如有人蓄意破坏桥梁设施、在桥梁保护区范围进行违规作业施工等,也会被系统一一记录,从而使该系统能够做到实时采集与桥梁安全运行相关的各类信息,较全面地获取桥梁交通运行情况、事故事件状况、桥梁区域的气象及水位情况等,为桥梁的建设、维护、管理及防汛应急等提供辅助决策支持。该系统除了测重、拍照功能外,还有检测桥梁索塔内温度、湿度、斜拉索索力、桥梁应力等功能。

  据悉,待系统运转成熟后,市政工程管理处将继续争取资金,在所管辖的30多座桥梁逐步安装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桥梁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