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策鼓励老龄服务专业化 将制定人才薪酬标准

2013年09月18日 13:49   来源:新闻晚报   

  上海将制定老龄服务专业人才薪酬标准,将老龄服务人才纳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今天上午,市民政局局长、市老龄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施小琳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做关于发展老龄事业的报告时透露,上海将积极提高老龄服务人才的薪酬和社会保险待遇,探索入职补贴制度,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

  新增老人八成是独生子女父母

  施小琳表示,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去年底,本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367.3万人,占户籍人口25.7%。据预测,到2015年末,将为435万,达到30%。高龄老人也呈日益上升趋势,去年底,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67.03万人,占老年人口18.2%。“十二”期间将超过70万人。失能老人数量也将继续增长。

  老年抚养系数逐年升高,2010年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34.4%,去年为39.3%。预计到2015年老年抚养系数将达到50%,即每两名15-59岁人口将抚养一名老年人。从今年起,新增老人人口中80%将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旺盛。

  去年,上海出台《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养老机构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指标,首次将养老床位任务列入政府绩效考核,首次建立养老机构统筹建设资金机制,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十二五”以来,新增养老床位11432张,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9家,新设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88个,每年新建和改造社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300家。

  养老事业面临瓶颈仍难突破

  但养老机构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仍难以突破。“十二五”规划养老床位指标完成难度大,各区县的挖掘潜力空间已十分有限。养老床位需要通过新建项目实现,土地资源紧,建设周期长,规划难落地。明后年每年分别需新增养老床位7500张(其中公建6000张),才能突破到2015年末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2.5万张的目标。

  社区为老服务支持体系也尚未形成,目前在服务覆盖面、多样性、专业性等方面还难以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中心城区和新建大型住宅区养老床位比较紧张,郊区农村的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相对匮乏。无论是机构还是社区照料,目前的服务供给仍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尚未形成高、中、低不同层次服务的完整梯度分布,面向失智、失能、临终老人的专业性照料服务以及面向特殊老人的个性化服务尚未普遍开展。

  基层老龄工作普遍存在老龄干部数量少、兼职多、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及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服务从业人员,尤其是护理服务队伍不稳定。养老机构与社区为老服务机构等一直面临服务人员紧缺,由于职业前途欠佳,社会上也缺乏专业培养为老服务人才的学校和专业。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