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学校是否须保证本地生源?深大下个十年如何转型?

2013年09月18日 17:24   来源:南方日报   昌道励 卓泳

深大要建设成全国一流大学,必须厘清发展思路和举措。南方日报记者周游 摄

  深圳大学迎来三十而立

  下一个十年如何转型?

  作为深圳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日前迎来了三十而立。以深圳速度建立的深大,有着深圳改革开放的鲜明特色。但30年的成长,有收获也必定有改进的空间。深大生源是否该倾斜市内生源?人才培养除了紧贴市场是否还缺科研氛围?这些问题在深大发展过程中一直争议不断。

  事实上,作为深圳地区办学历史最长、学科体系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深大的发展仍有着强大的资源支撑。如何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如何招收更多优质生源、如何打造科研型学科,是深大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的下一个阶段目标。

  【共话深大】

  1

  如何平衡市内外生源?

  一边是本地生叹上深大难:今年深大市内招生文科录取分数线572分,理工类录取分数线546分,比二A线分别高26分和30分。市内招生门槛提高,就连比一本线仅低6分的脑瘫考生王坤琪也无缘上深大。

  一边却是市外生叹不公平:深大市内外投档分实行双轨制,今年录取分数市外文科595分,理科577分,均超过一本线,比市内线分别高出23分和31分。

  值得注意的是,对超出招生计划的广东省内文理类出档考生,只要服从专业调剂,没有退档全部录取。特别是对深圳生源加大投档比例,尽可能多录深圳考生,最终比原招生计划多录深圳市内考生164人。

  实际上,深圳大学对招收多少本地生源的问题一直有争议:作为市属高校,对属地提供额外招生计划理所当然。但深大建校30年,一直以全国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本地生源过多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本地生源过多是否制约深大的发展,成为争议的核心。

  观点

  市属学校 必须保证本地生源

  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于地方政府,深圳大学又不是省属重点、国家重点,因此必须要为深圳本地服务。深大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陆克俭表示,在招生的名额分配方面,必须考虑到这点。

  陆克俭认为,深圳大学的课程、专业与深圳本地经济和对人才的需求契合得比较紧密,深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地走进社会,与社会对接,不需要很长的适应期,没有产生阵痛。

  “深大不能压缩本地生源。”市人大代表刘秋云长期关注深圳教育,她坚决不赞同减少本地生源招生。她告诉记者,深圳的高中学生,70%到80%都进了职业院校,剩下的部分学生才进了深大。深圳和内地其他城市不同,只有一所综合性大学,本地人素质的培养需要深大。因此,必须保护本地生源上深大的需求。

  刘秋云认为,若要以减少本地生源来提高深大的办学质量,对深大来说太悲哀了。事实上,扩大市外生源并不影响本地招生,深大完全可以加大在全国范围内尖子生的招生比例,但前提是必须保证本地生源的规模。深圳如今只有一所大学,完全可以再办一个深大,增加高科技含量的专业或热门专业。

  在刘秋云看来,如今考核大学老师,大都以论文和著作的数量来衡量,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衡量。深大应该出台对老师的评价方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评价。“如果高考时都为了高分而拼命,到了大学就放羊,如此培养后代,家长们都觉得很心痛”。

  招收生源 应多样化

  1985年,市人大代表杨勤来到深圳,也见证了深大的成长。当年,深圳市政府投入8000万财政建立没有围墙的深圳大学,这种模式与如今欧美的许多名校相似。但经历历史风浪后,深大的办学模式逐渐有了调整。如今,深大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仍然面临多方面的考验。

  “深圳大学招收本地生源多,是一种传统思维,国内其他市属学校也一样,包括北大清华。”但杨勤认为,在原来的历史条件下,如此招生方式有存在的合理性。但经过逐年的发展,办学思维必须得到更新。国内目前的高考体系,一定要重新洗牌,以更加严格一致的标准进行招生。

  杨勤表示,国外大学重考核轻考试等形式值得借鉴,比如有的考试一年可以考两次,取最高分那次,学生备考时就没那么紧张,也能全面掌握知识,而不是一考定终身。“深圳作为排头兵,一定要先行先试”。

  作为本地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深大必须考虑深圳生源就学的需求。但只有形成多生源的组合,融合国内各个城市和地区的人文要素等,才能为深大带来新鲜气息。杨勤希望,深大未来能在教学上有所创新,包括教学的考核方式、考试方式和教师的考评方式。

  “生源应该更加多样化。”在省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王苏生看来,本地生源过多,对深大发展确实有影响。毕竟深大对市外招生的分数要求更高,更容易招收优秀学生。

  事实上,深大本身处于一个规模发展期,学生规模比起过去已经扩大不少。“这对本地考生当然也会有冲击,深大也必须兼顾本地生源。”王苏生认为,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深圳,完全可以拿出更大的比例招收全国的优秀学生。

  “深大目前的科研实力在全国来看还不错,尤其是教师队伍有竞争力。”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葛洪表示,但深大办学时间短,生源向全国开放度仍不够,未来还要在生源上努力改进。

  生源不是制约发展的 唯一因素

  事实上,市内市外招生分数双轨制的根源在于招生计划单列。深大市属高校,会针对属地提供额外的招生计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如此。即便是像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样的省属院校,其在省内投放的招生计划都会较省外多。

  然而,市人大代表杨剑昌认为,生源并不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深大有着良好的教育环境,办公场所和师资并不比内地大学差。但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校的校风有关。但深圳较早开放,且毗邻港澳,娱乐设施比较多,学生家境比农村相对优越,缺乏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能老是提客观的原因,应该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回应

  深大:在保证本地生源的情况下招生

  “一个大学的办学需要有良好的生源、优良的师资、良好的设备以及良好的办学理念和校风。”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良认为,深大在这几个方面目前发展都不错,但是相对于优良的师资,生源和国内名校相比有点弱,但也在逐年改善。

  据李凤亮介绍,深大在省外投放的生源额指标占15%左右,录取分数相对较高。此外则是省内考生,其中市内生源又占大部分。“这个事情要辩证地看。”李凤亮表示,深圳作为本地的市属高校,也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和解决地方学生高等教育的问题。“深圳市民对于优质的高等教育需求迫切,也非常认可深大”。

  但如何在招收更多优质生源的情况下保证深圳生源?据李凤亮介绍,深大越来越多专业会进入一本招生,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以后市内考生也必须达到分数线才录取。同时,深大正在规划建设深圳城市学院,争取未来建设成深圳城市大学,将更多应用型专业放到城市大学,专门招收深圳本地生源。

  “通过城市学院分流本地生源,深大的外地生源可能会增加。这样既能满足深圳本地人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能满足建设全国一流的需求,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李凤亮仍然强调,目前还是坚持稳步推进,深大会在保证本地生源的前提下招生。

  此外,深大的主体专业也要进入一本招生,对于少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深大还会组建高等研究院、商学院,为这些学生提供精英化教育,使他们享受类似香港高校那样的教学水平、师资水平和学习条件。

  2

  如何兼顾市场型与科研型人才?

  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社会,是不少人对深大毕业生的评价。深圳著名纪录片制片人、文化学者邓康延,曾经招聘了多名深大学生到其公司工作。相处了一两年后,邓康延逐渐发现,这些年轻人渐渐地就能独当一面,并且把当年对学校和教育的情感,倾注到纪录片的制作中,“非常认真和真诚”。

  事实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深大的最大特色。深大创校之初就让学生在校内自办学生银行、洗衣厂,而后又率先开设驾驶课程、中英文秘书课程、高尔夫课程。目前仍在推动深圳大学和深圳区域的合作,比如在盐田区建立工业设计特色学院,在龙岗区计划建设深圳大学创新中心,和南山区政府建设深大南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

  然而,人们对大学的要求不止如此。大学毕业生既要适应市场需求,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跟风、不盲从。而这些独立思考的能力,则来自于大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在专注科研中锻炼的能力。如何平衡市场型和科研型人才培养,也成为深大面临的又一问题。

  观点

  培养人才 要紧贴市场需求

  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和深圳的发展是相吻合的。王苏生认为,创业创新人才的高科技含量很高,深大在培养创新型高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很好,但是和传统的科研人才不一样。

  刘秋云却认为,深大如今的专业设置远远不够紧贴市场需求,很多外企在深圳招收高科技专业的人才,都要到外地招生,说明社会结合度仍不够。深大应该狠抓教学质量,抓紧本科基础教育。

  “每个大学都应该和市场紧密结合,不能光是教育出书呆子。”杨剑昌认为,深大为深圳培养了很多人才,功不可没,但办学质量仍要加强。他告诉记者,他曾经参与过深圳多次事业单位招聘的面试,却发现候选人中深大学子很少。

  “很多公职人员的考试,包括医疗、教育、国家机关等职位的考试中,深大的学生不如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内地其他学校的学生多。”究其原因,杨剑昌坦言,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致。深大应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好的要发扬光大,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策略,与国内外高等学府看齐,办出高水平大学。

  大学培养定位 有别于职业院校

  “社会对高校有误解,以为毕业出来就要对口,应该尽快上手做具体的事务。实际上,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培养本来就有区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博士何震宇认为,高等院校是给学生打基础的,培养有潜力有思维能力的学生,有高度人文关怀的高素质的社会公民,而非熟练的技术工人。

  何震宇认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本没有高低之分,不能认为高等院校出来的学生就更能胜任实际的工作。目前的情况是,社会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培训时间太少,不愿意投入时间去培养学生,而希望要马上能上手的钳工和程序员,但这并非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

  “科研氛围不浓往往是国内大学最大的问题。”何震宇认为,国内大学往往将大量经费投入在硬件上,科研人员的待遇却偏低。深圳的教师待遇相对内地而言稍好,但在高房价高物价下仍生存压力巨大。若要让教师安心教书与科研,不光是口头上提倡,还要有物质保障。

  “深大培养了很多生意人,但学术氛围、科研创新氛围却相对缺乏。虽然深大确实有创新也有学术,但与老牌的学校相比,还是有差距。”杨勤直言,大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若只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市场缺啥就卖啥,会导致随波逐流,没有从国家的长远的眼光去考虑问题。

  杨勤认为,大学应该紧贴时代的发展,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要和科学体系结合起来,而不是市场缺啥就卖啥。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深大的科研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有敢于站在时代前沿的眼光,培养略微超前的人才。他希望深大能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创新办学体系,比如教师的招聘、教学模式、科研创新上,都与国际更多地接轨,为全国教育改革探索新路。

  回应

  深大:将向研究型大学转型

  “深大要实现从教学、科研并重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这既是深圳社会转型需要,也是深圳大学发展需要。”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认为,成为深圳高等教育的长子后,深圳大学必须走转型之路。

  要实现这一转型,深大将通过“3+1”人才工程,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让他们成为学科骨干,并通过有计划地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实现深大转型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让深大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

  此外,深大的博士点远远不够,博士生的规模也非常小,希望未来在特色专业上增加博士点,如建筑、土木、计算机、管理、法律等。深大目前也通过和境外高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实现更大规模的博士生培养。

  【深大故事】

  上世纪80年代:

  “经过实践检验的才是最好的理论”

  作为深大创校后第一届学生,谭晓晖进入深大读书其实是个偶然。冲着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实现梦想的平台,家在广州的谭晓晖报考了深大。

  谭晓晖仍然记得,刚到深圳火车站,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时任深圳大学首任党委书记的罗征启亲自前来接新生,他至今仍感到特别光荣。

  事实上,深大建校初期,很多人都抱着怀疑的眼光。在当年,深大实行的政策十分“新鲜”:在全国率先开设学分制、学生勤工俭学、毕业后不包分配。“其他大学都没有这些政策,以后会怎样,大家都不了解。”谭晓晖坦言,当时的深大仍在摸索中前进。

  对谭晓晖而言,在深大的最大收获,就是不只学习了理论知识,还有很多实践机会。大一下学期,学校开始筹建洗衣厂,并向全校学生招收洗衣厂的厂长。事实上,作为工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谭晓晖对此并不服气:管理洗衣厂与他们专业对口,就应该由他们专业的学生进行管理,何必全校招聘?

  憋着一肚子气,谭晓晖想拿下这个目标。他连夜召集同学开班会,一起翻资料、做方案。最后,大家一致推选谭晓晖去竞选厂长。“好多知识课堂上还没学,我们就自己去找书来研究了,怎么管理市场、怎么赢利都想到了,还做了推广计划。”让谭晓晖意外的是,这份如今看着“有点幼稚”的方案,却让他竞选成功,成为深大首任洗衣厂厂长。

  在深大就读的几年,谭晓晖得到了很多市场化的锻炼。他不仅学会了怎么去动手、怎么去思考,还锻炼了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就已经接触过很多社会实践,参与了很多工作,出来就很容易上手。”谭晓晖认为,这是深大学生最大的优势。

  如今,他是高尔夫资深职业经理人,在深大的所学仍让他受益匪浅。“比如说懂得分析自己。”谭晓晖说,市面上很多东西能挣钱,但自己去做却未必能挣钱,一定要看适不适合自己。“要明白自己在怎样的环境下才能生存和生活,做好职业规划”。

  对于外界认为深大学生理论基础不足的问题,谭晓晖并不觉得这是劣势,毕竟,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最好的理论。

  上世纪90年代:

  “什么都可以动手尝试”

  上世纪90年代,高尔夫球运动刚刚在国内兴起,深大就开设了高尔夫课程。1997年,邹建华考进深大,选择了高尔夫专业,“这在当时是个朝阳行业,全国也只有深大开设了相关课程”。在邹建华心目中,当年的深大处于改革开放之地,有着开拓创新的氛围,“感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动手尝试”。

  和前辈一样,邹建华也在深大就开始接触社会,他和同学一起创办了深大的高尔夫策划管理公司。在他看来,深大和社会、市场结合得非常紧密,在做社会上非常需要的东西,甚至社会上还没有的东西,而由他们自己来开拓。

  “深大的学生思维非常开阔,动手能力非常强。”邹建华表示,大企业往往有着非常成熟的规章制度,很多人容易变成机构里的小齿轮。但是深大的学生不甘于此,不拘泥于现有的条条框框。在做小齿轮的工作的同时,还会思考如何对机构进行改变。

  不过,邹建华坦言,深大学生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也缺乏研究型的人才,但深大仍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如今我在做校友的工作,能感受到深大学生之间的情谊浓厚。”邹建华说,深大学生也很早就自己选方向、选课、选老师,校风非常自由。“学生会跟老师反馈,怎么上课更好,学生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

  如今,深大30岁了。“学校的管理更有规划性和战略性,学科设置也更加全面宽广,办学清晰度更高了。”邹建华希望深大能秉承原来的传统,大胆创新。

  00年代:

  “最大的收获是归属感”

  考上深大虽然算是“失手”,小唐却很感激思念在深大的校园生活。在小唐的同班同学当中,一半以上是深圳生源。对这些学生来说,深圳就是家,他们很努力,也很有主见,全班相处融洽。但对小唐而言,深圳是她努力扎根的地方,这里的节奏很快。

  一些毕业了的师兄师姐会和他们说,这里快得没有归属感。于是,一部分同学和师兄师姐离开了。但是,更多的深大人依然留在这里奋斗。“如果没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是不会选择留在这里的。”小唐告诉记者,大学期间,班级经常组织活动。她在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归属感。

  毕业后,小唐等了一段时间才等到机遇。虽然每年的就业都说难,但小唐不太相信那些数据。“我的同学90%都有好去处,一些进国企和名企的同学,也不像传说中的靠关系,大家都是拼命去工作的,以至于很少有机会能聚齐。”小唐说,有的同学认准要考公务员或教师,用心考了三四年才进去的,工作也并不轻松。

  “如果有些发展得不顺,也是个人的选择和心态问题,与学校没有太多的关系。”小唐认为,与其他大学相比,深大毕业生在深圳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对环境的熟悉和对节奏的适应。但劣势就是,有些学生被学校“宠”得太好,真正到了要完全靠自己的时候,就很难适应得过来了。

  小唐希望,学校的学风建设能搞好,让人能够沉下心来学习。“真正地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