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3日召开的2013天津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会议上披露,近两年,天津市不断加强海上搜救能力建设,已实现海上污染无人机监控常态化,试行了依托无人机的“海空一体”巡航新模式。
自2012年至今,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24起,调派各类救助船舶68艘次,调派救助飞机1架次,救助遇险船舶20艘次,救助遇险人员160人,救助成功率达100%。
为高效有序开展海上搜救行动,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建立了海上指定搜救力量数据库,将油田三用工作船、溢油回收船等126艘各类船舶和4架直升机全部纳入数据库。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搜救中心可以立即调动数据库内搜救力量,并做到合理配置和使用。搜救中心还成立了包括应急管理、医疗救护、海事法律、海洋气象、灾后处置等相关行业30余名资深专家组成的市级海上应急专家组,借助专家资深的阅历和丰富的经验,为海上搜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012年,《天津市防治船舶溢油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专项规划》和《天津市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专项规划》颁布实施。同时,启动了东疆、北疆和大沽口港区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工作。初步建成了码头监控链,实现了对天津港大部分码头附近海面的可视化监视。同时,开展了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特种飞行器等现代技术在海上搜救领域的应用研究。现代技术在海上人命救助和溢油应急领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应急决策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效率。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