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居”助中国“维稳”

2013年09月27日 00:00   来源:新华社   

  它们是这座中国东部工业城市特征鲜明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有形遗物,而当地政府正在对其实施的改造更新计划隐含着中国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秘诀。

  最早搭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棚户区——简易平房群落,伴随了“中国铜都”——铜陵的兴起繁荣,也见证着它的艰难转型探索。它们在破旧中记忆着历史的沉浮,也在新生中注解着“稳定”的未来。

  上海以西数百公里处的安徽省铜陵市,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依矿而建”的资源型城市的代表,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枯竭城市实施转型的试点。

  散落于工矿井洞周边的铜陵棚户区,几乎集聚了全国同类破落居住区最突出的面貌特征——布局混乱,阴暗狭小,年久失修,设施匮乏,服务缺位,环境恶劣。

  棚户区是新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先生产、后生活”指导思想的历史写照与现实遗存。产业工人及其家属是这里的主要居住者。

  在计划经济时代,像铜陵这样的典型工矿城市,生产物资全部由国家调拨,产品价值划转全国,地方留存极少,特别是随着绝大多数矿山近些年因资源枯竭而被关停并转,职工住房福利成为了巨额历史欠账。

  遗存至今的棚户区似乎给快速发展的城市划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时空界线。

  铜陵市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王纲根说,棚户区关乎社会稳定,因为这里容易累积贫困、失业、群体性上访,以及一些治安混乱的社会不稳定现象,更令人忧虑的是,还会在居民中滋生被现代化抛弃的心理落差因素。

  “政府不能等闲视之。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难以在各项事业上取得新进展。”他说。

  显然,全国大量存在的棚户区现象与快速发展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格格不入。不过,这个状况不会持续太久了——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全面改造工程将使它在未来五年内得到根本改善。

  成千上万名像张理备这样的产业工人是铜陵一系列显赫声名的主要贡献者。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第一家集铜采冶炼于一体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第一个铜工业基地以及第一支铜业股票均出自铜陵。

  1962年,24岁的张理备离开安徽传统的工业重心蚌埠,在铜陵的铜官山矿加入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开采宝贵战略资源”的一线工人大军,以不畏艰险而凿洞采石的行动展现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铜官山是新中国于1952年最早恢复投产的铜矿。

  柏油马路穿行于林立的楼房之间,在它的尽头,半露出一片51年前搭建的棚户区。今年已75岁高龄的张理备倚着破损的墙壁欢迎访者,退休后的中风已致其无法再干任何体力活儿,不过,从沧桑的面容上依稀可见他当年忍耐酷热潮湿、忘我劳作于幽深矿洞的激情。

  “在有生之年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是我最大的愿望”,张理备说,“希望政府也能按照统一安置政策,尽快对这里进行拆迁改造”。在最艰难时期,张理备夫妇40多平方米的砖木平房曾挤居了全家7口人。

  铜陵正在实施的棚户区全面改造计划始于2009年,并被列入政府“一号民生工程”,目标是到2017年让棚户区全部消失。铜陵棚户区总共近4万户,占市民户数的近30%,其中80%以上是低收入家庭,无法完全靠自身能力和市场手段改善居住条件。

  截至今年上半年,铜陵已经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近3.7万套、289万平方米,其中竣工率达57%。在全国,铜陵的改造进度位居最快之列。

  铜陵市市长侯淅珉说,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棚户区改造计划的全面主导,包括主导规划布局并优先优惠提供土地,主导资金筹集并财政兜底,以及严格规定有关商品房地产开发项目要按比例配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

  铜陵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与商品住宅区选址融合,以共享公共基础设施服务,避免产生新的社会分界。而安置房的分配价格亦属低廉水平——每套标准为65平方米至75平方米的安置房,居民家庭通常只需支付3万元至5万元即可,因建筑户型而不得已超出的部分也只按成本价购买。

  国务院有关部门将铜陵的棚户区改造称为“铜陵模式”。“我们不惜牺牲土地出让收入、不惜付出政府财政成本,也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棚户区改造”,侯淅珉说,“这个城市的发展不会落下任何一个群体,特别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铜矿产业工人”。

  佘小凤3年前改造搬入的楼房新居与张理备的棚户小宅仅一道山岭之隔。68岁的佘小凤是铜官山矿工的遗孀,丈夫于15年前离世。她为这套88平方米的安置房拿出了7万元的多年积蓄,而不足30平方米的棚户挤居七八口人的光景已彻底成为旧事。

  “就像住进了天堂。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佘小凤说。为了保障她的日常生计,政府部门还为佘小凤在社区居委会谋取了一个岗位。

  根据铜陵市住建委提供的数据,包括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在建面积已经超过全市在建住宅总面积的50%。此数据在全国名列前茅。

  由此产生的一个关联结果是遏制了商品房价格的过快上涨、促进了房地产的平稳健康发展。人均GDP和收入全省最高的铜陵市,其商品房均价已从2009年以前的全省第一降至全省中游,5年间总共上涨了不到20%,房价收入比降至大约10:1。

  铜陵只是中国全面进行棚户区改造以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一个缩影。从2008年全面启动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涉及80%的市县,人均居住面积增长了30%。这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个生动范例。

  中国政府今年6月决定,未来5年继续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再改造1000万套棚户区住房,从而“全面解决”中国棚户区居民住房问题。

  本周三,国务院决定适当增加中央补助资金。此外,国家发改委本周还发布通知称,棚户区改造项目可发行并使用不超过项目总投资70%的企业债券资金。

  许多经济和社会学者将中国政府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努力称为“善居”工程。“改善居住条件”已被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也被写入了中共十八大报告。

  棚户区改造等“善居”工程也为中国推进世界最大规模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国家战略提供了良好前景。中国政府一直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城市病”顽疾心存戒备。

  据中国社科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60%左右。而再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75%,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届时将有3亿多个家庭居住在城镇。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说,“居住需求是老百姓的最大需求”,中国的住房问题不仅关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且还关乎“中国梦”的实现。

  历史昭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既是国家和民族走向强大的梦想,也是每个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梦想。

  阅读中国的“善居”工程,可窥中国的美好未来。(完)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