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园区"到"试验区" 自贸区名称之变揭示"大棋局"

2013年09月30日 03:38   来源:东方网   张佳籨

  东方网9月30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自贸区是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贸区对上海都意味着“自由贸易园区”。直到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从“自由贸易园区”变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才一锤定音。

  这个全称上的小小变化,是新一代领导人在以开放促改革上的大棋局思维。

  如果要说上海与“自贸区”的缘起,最早恐怕要追溯到四年前。当时,2009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起草了一篇名为《关于中国在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设想》的文章引起了高层的普遍关注。而也正是在那一年11月,囊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上海综合保税区正式成立。如今自贸区的试点范围,正是上海综合保税区中的这三块区域,但在当时,并没有太多人将综合保税区和未来的自贸区联系在一起。

  直到两年后的2011年4月8日,综保区四大集贸易、航运、金融功能为一身的服务平台启动,当时的正式公开表述是:向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区转型发展。

  2011年11月10日,浦东迎来世界自贸园区大会。当天会上,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的韩正提出要“努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一年之后的2012年11月21日,上海市人大表决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提出“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创新和转型升级”。

  当时间推进到2013年1月24日,上海正式向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提交在上海综合保税区设立自由贸易园区的申请,自贸区渐行渐近。此时此刻,“自由贸易园区”依然是自贸区的标准提法。

  两个月后的一番问答,却改变了自贸区的内涵。2013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考察了外高桥港区。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李克强在考察过程中的一次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当然,那时并没有太多人意识到上述一番话与自贸区的直接关系。直到近半年后的8月10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才在以“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为主题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首度披露当时总理给他出的考题。

  “当时他(总理)一再问我,上海是不是要改革,我说是,态度是表得非常坚决,我说我们没要政策,我们要改革”。这段对话,后来广为流传。

  6个月后,梦想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秦宇雯)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