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湖北宜昌政务中心四楼大厅,办证的人有序排队。“真是太方便了,原以为起码得一个月,没想到只用18分钟就领到证件了。”来办理税务登记证的西陵区万隆有线电视器材经营部经理万先奎说。
宜昌市市长马旭明向记者介绍,经过7次“大做减法”后,目前市级审批仅保留72项。
下大力简政放权 “减负瘦身”
“以前办理手续,要跑好多个地方,跑完了,人也脱了一层皮。”回忆起十多年前公司初创时的经历,宜昌瑞特精细化工公司办公室主任曾俊感慨不已。“现在集中到市政务中心办理,还可网上传递材料,省时省钱又省心。”
多年来,宜昌按照“凡是同等城市审批流程能够做到的,要创造条件努力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事项及环节,要下决心调整和改革;凡是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是可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的四项原则,对审批项目、项目收费、申报材料、前置条件、中介环节等五个方面展开拉网式梳理,查找弹性空间,下大力简政放权,“减负瘦身”。
“经过先后7次大清理,市级行政审批已由2003年的1340项,锐减到目前的72项,仅为过去的5%。”中心行政审批监督管理科科长鲁普红介绍说。
宜昌还将工商、税务、环保等36个具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单位)的职责整合,一律进驻政务中心。
“流程再造”提高效率 审批时间“从60天压到3天:
“事项变少、审批集中了,但还是有不便利的地方。如在不同窗口提交的资料有重复的,二次审核时影响效率。”宜昌泰江置业公司员工沈常宁说。
相同的数据、材料,为何不实现共享?宜昌开始在精简审批的基础上实现“流程再造”。
经过反复探索、修正、完善,宜昌市建立起“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数据共享、同步启动审批、限时办理完毕”的审批运行模式,全面推行“并联审批”。
“以前,办理工商登记、地税、国税的手续要分别准备材料。一个办完才能办下一个,既麻烦又耗时。”宜昌交运集团办公室副主任章乐说,“现在,递交一份材料后,不同部门共享数据、同步办理。‘串联’变‘并联’,审批快多了。”
实施“并联审批”后,企业设立审批时限由法定60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也由法定134个工作日缩减为33个工作日。
政务中心副主任张武说,经过多年“流程再造”,宜昌已基本实现“一楼式办公、一站式办结、一口式收费、一条龙服务”目标。
行政提效让“代理公司生意难做了”
“办事越来越简单了,代理公司的生意难做了。”天方企业登记代理公司员工王翠玲坦言,在宜昌,代理公司正在逐渐减少。
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流程简易、便捷,使许多企业选择自己办理审批事宜。在宜昌市发改委行政审批科科长杨波看来,宜昌采用现代化手段,实现行政审批及办理服务“网络化”,也是促成“代办”减少的因素之一。
宜昌整合政府各部门信息系统,打造综合性政务平台,开发行政审批及服务应用系统,全面推进政务提速、提质、提效,构建起“政务e站”。
“今年4月,宜昌开设工商登记‘一点通’自助服务平台。”宜昌工商局登记注册分局登记科科长简隆建说,这个平台将公司和分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等各类登记资料,设置成了一整套固定模板和数据录入系统。
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行政主管董俊说:“‘一点通’平台的确便利,只需登录后按流程填写,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各类文本,简单又快捷。”
张武介绍,最新统计显示,近年来,宜昌市行政审批事项办结率达100%,即来即办件占40%,提前办结率达80%。(记者 刘紫凌 梁建强)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