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7月2号,因为当地群众的反对,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亿元的钼铜冶炼项目退出四川什邡。什邡市政府也做出表态,这个规划年产4万吨钼产品、全球最大的冶炼项目将被停建,并承诺今后也不再建设。
时隔一年,什邡市民反映,什邡市政府重新开始向市民宣传钼铜项目,这是否意味着停建的钼铜项目将卷土重来?曾经承诺永不再建,如今为何又旧话重提?
曾经因为群众反对而停建的钼铜冶炼项目可能卷土重来,这则消息最近在四川省什邡市不胫而走。
在什邡及其下属多个乡镇,不少居民向记者证实,曾有基层干部下来组织宣讲,分发传单。
居民:每一个生产队开一下会,没有污染。
因为担心遭受重金属污染,去年7月2号,即将在什邡上马的钼铜项目引发了群众激烈反对。随后,什邡市政府公开承诺,由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钼铜项目,今后将不再建设。如今,再次向市民宣传钼铜项目,是否意味着这个停建了一年的重金属冶炼项目即将重启?什邡市副市长李先辉这样回应。
李先辉:很多舆论上面就说什邡要重启钼铜项目,实际上,在做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谁也没有做出这样一个决定要怎么样。
虽然口头上否认会重启项目,但今年4月以来,什邡市围绕钼铜项目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组织干部、师生、医卫、企业以及公众等各界代表近千人,前往外地参观考察钼、铜等金属冶炼企业。
李先辉:每个参加学习的人也做了一些交流,谈了自己的体会,最后回到什邡,也做了一些宣传的资料,在什邡的电视台也在宣传,让我们出去参观的人回来再给我们没有去参观的人现身去讲,去感受这样一个东西,现代有色金属是不是大家想象当中的好像对环境不可控,要产生污染等等。
除此之外,什邡市还聘请了冶炼专家到什邡,面向公众讲解有色金属冶炼的相关知识,组织干部下基层向市民宣讲……既然没有决定重启钼铜项目,却又为何会在一年后再次大规模重提钼铜项目?在李先辉看来,什邡若要发展,去年引起群众反对的钼铜项目必定是绕不开的话题。
李先辉:什邡今后不管上不上这个项目,还是要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不发展,干什么都要怎么样,大家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要从这个角度去考虑。
如今,宣讲即将接近尾声,对于这次宣讲的效果,李先辉不愿多谈。
记者:如果说现在再上类似这样的项目,您觉得他们还会像去年那样反对吗?
李先辉:有支持的也还是有反对的。
记者:比例大概是多少?
李先辉:现在还没有办法衡量。
记者:您也去了一些地方,有没有一些您直观的感受?
李先辉:每个地方老百姓地理位置不一样,感受不一样,有些行业不一样,他也感受也不一样。
尽管反对的声音仍未消失,但一年来,公众对于钼铜项目的态度开始有了变化。去年曾经激烈反对钼铜项目的部分网友,如今在网络上表示公开表态,支持钼铜项目重启。
据了解,什邡去年准备上马的钼铜项目原本是安全的,只是因为规划决策不透明、环评立项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遭到公众反对,最后取消。类似的公共环境事件并不只在什邡发生,而什邡项目先被冰封后又努力破冰的道路却十分典型,也引发思考。怎样才能走出一反对就停建的怪圈?
实际上,去年准备开工之前,什邡的钼铜项目已经通过了环保部的审批,而外地钼铜企业的生产流程也向公众证实,目前,钼铜冶炼的清洁生产水平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比较先进,多份研究报告也显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钼铜项目的污染是可控的。李先辉至今疑惑,为何这样一个利民项目去年却在开工之际遭到群众的强烈抵制?
而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看来,近年来多起因公众反对而被迫停工的环境事件中,公众的反对和担忧往往源于信息的不透明。
马军:因为你前期决策比较仓促,更没有充分的公众的知情和参与,应该去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估,这些评价常常就走了过场,甚至形同虚设,这样的话无论从实质上还是从程序上都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面对公众不断上升的权利意识、公众参与不可避免,马军认为,在面对与公众环境利益有关的公共决策时,地方政府必须要向更多的阶层开放,哪怕这样的过程中,前进的步伐会因此稍稍放缓。
马军:客观的来讲,当项目大到那样的规模的时候,他必定会产生很多的影响,决策的过程需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同时他也需要有另外一个公开透明的参与程序,这两者的结合实际上最后导致了一个既是公开透明的又是一个利益方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
经历了去年的停建风波后,对于这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什邡政府也开始重新考虑。
李先辉:现在也是在探讨,怎么来破解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怎么来让本身一个比较好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事情以后,到底政府该做什么,这也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问题。
但李先辉也做出保证,今后再有类似钼铜这样的大型项目上马,民意的支持将是必备的前提。 (记者韦雪)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