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牵线航头技术输出 扶贫新路浦东水稻种上井冈山

2013年10月24日 10:06   来源:东方网   

  据《浦东时报》报道,秋收季节,喜看稻菽千重浪。航头镇更是喜上加喜:从江西新干县送来的稻谷打出了第一批大米,口感比在航头农田种植的还好,预计可出大米2万多公斤。

  这批大米,使用的是浦东输出的技术和稻种,同时,浦东还负责把江西农民生产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并帮助销售。航头镇党委书记沈健喜上眉梢:“新干县的农民可以脱贫致富,我们也不亏——一斤大米生产、运输成本3元多,市场可卖6.5元一斤左右。”这是一个可持续的向老区输血的扶贫项目。

  沉甸甸的的大米,凝结的是“上海知青”和浦东人民对老区人民的双重感情。

  故事的源头是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在上世纪那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火热年代里,王战初中毕业就报名到江西井冈山地区,在新干县一呆就是11年,27岁才考上复旦大学回到故乡上海。“这段农村最基层的实践生活,对我后来的人生是一种积累,让我受益终生。”插队11年的经历,让王战经常思考如何用所学的世界经济知识为中国经济服务。在他的建议下,1984年12月18日,我国第一个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为主题的高校经济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立,这比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整整提前了10年时间。

  也正是这段经历,王战开始思考农村的改变、农民的出路。2012年他重回新干县,发现当地农民依然贫困,就跟浦东相关部门提出:“有没有一种办法,让老区农民真正地富起来?”浦东的优质水稻培育基地在航头镇,航头镇当仁不让,成为对接新干县的“带头大哥”,计划“砍”下“三板斧”:水稻、猕猴桃和翠冠梨。

  水稻之乡的江西为什么还需要上海输出水稻呢?沈健到新干县考察后认为:“江西农民种植水稻主要考虑产量,口感好但产量不高的优质大米在当地卖不掉。”为了鼓励江西农民种上海水稻,航头镇做了三件事:一是派农业技术人员到当地传授技术;二是承诺高价回购稻谷;三是承诺大米加工和销售。

  2012年,第一批40亩猕猴桃在井冈山下抽枝生叶,3年后就能收获累累硕果;2013年春天,第一季101亩上海水稻播种成功,10月收获季节,航头镇特别送去了大型收割机械,帮助农民收割稻谷……第一批大米在浦东加工完成后,沈健迫不及待地尝了第一口:“香,真香!到底是风景宜人的山区长出来的大米,味道比我们这里要好多了!”

  据悉,今后航头将与新干县全面合作,打特色品牌,与上海市场无缝对接,建立直销网络,为老区优质农产品大量供应上海市场打通通道。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