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件实事,济南市决定对44家市属困难国企进行帮扶,让企业职工看到了久违的希望。帮扶困难国企,因何而起?困难国企到底有多难?谁来担纲?如何帮扶?连日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企业。
本报记者 陈玮 刘雅菲
缘起>> 42岁下岗4次,女工诉说国企之困
9月30日,在济南龙奥大厦G401会议室,宋宜群坐在了主席台上,台下是400多名党员干部。她是来自齐鲁化纤集团仁丰纺织公司的一名职工,她是来“诉苦”的,她才42岁,已经下过4次岗。这是发生在济南市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征集意见阶段的一次会议上的场景。
“困难国企和职工问题,是群众路线征求意见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领域。”参与困难国企帮扶调研的相关人士说,不少国企职工反映,企业经营困难,职工工资以及养老金、医疗费频遭拖欠。
济南市主要领导于8月29日召开了座谈会,企业、职工以及济南市国资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参与。“会上困难企业和职工讲述了目前的处境,大家很受触动,有关领导当场决定,要突破这个难题。”上述人士透露。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关于推进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出炉。9月30日,济南召开国有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代表报告会暨帮扶解困动员会议,会上发布了《实施意见》。
调研>> 摸底大半月,挑选44家“老大难”
一定还有不少人记得,“一机床的工作服亲戚都借着穿”、“娶到在省华联上班的媳妇了不得”……
如今,繁华不再。车来车往的济南朝山街上,在装修精美的楼宇间,隐藏着一家“奄奄一息”的老工厂——济南美术总厂;长途汽车总站附近的晨光安防用品市场背后,更是有一家百年老企业——大易造纸;有些老牌国企,已是人去楼空,不经过多次打听,已很难找到厂址。
“欠职工内债4348万元;涉诉债务总额本金7025万元,利息11817万元;账面净资产-4242万元;现有土地和厂房等均被抵押或轮候查封……”这只是济南市一家困难国企账本的一部分,也只是众多国企尴尬处境的一个缩影。
济南市委相关人士透露,济南市国资委对市属国企情况进行摸底,了解企业资产、债务以及生产情况,将大量拖欠职工各项费用、长期停产半停产以及资不抵债的国企统计起来,经过大半个月,挑选了情况最严重的44家,列入帮扶对象。
担纲>> 副省级领导任大组长
帮扶要解决企业的难题,但又不能包办,选择合适的人来干这个活就显得尤为重要。济南市委相关人士透露,当时分组有个大原则,即副省级领导以及济南市委常委,要担任大组组长,每个副市级领导要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副职任协调组组长,长期蹲守企业,加大帮扶力度。
在具体的分组中,济南鲁丰纸业有限公司协调组由济南市发改委三位工作人员组成,济南蔬菜公司经营部由济南市商务局相关人员帮扶。从分组来看,协调组单位与帮扶企业多有工作关系,熟悉企业情况。
“单纯的经济部门没有那么多,就抽调综合协调力度大的部门,比如国土、规划等部门,到各企业帮扶。”济南市委相关人士透露,选调的帮扶协调组成员,都是业务过硬、与群众联系密切,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确保帮扶效果。
措施>> 部分土地出让收益驰援国企
选合适的人担纲帮扶,这只是第一步,钱从哪里来?“预算都已做好了,不能随便改,只能想其他办法。”济南市委相关人士说,最终决定在保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压缩一下公用经费,然后再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帮扶的资金。
10月19日,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到大易造纸调研,他是第一大组(大易造纸公司)的组长。这离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协调组工作会议仅过去了一周;21日,济南市市长杨鲁豫到他任组长的齐鲁化纤集团调研,并召开第二大组调度会议;同日,济南市委副书记雷杰任组长的第三大组也召开会议。
“帮扶只是手段,激活企业内生动力更为关键。”协调组的到来让困难国企看到了希望。济南市合成纤维厂党委书记杨进水说,由于没有资金扩大生产,目前的生产规模仍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年产1万吨。他们希望在协调组帮助解决内债、外债问题下,奋力进行二次创业。 本报记者 陈玮 摄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