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书法家梅傲雪用巨笔书写“虎”字。
10月18日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听写大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同时播出,这档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节目,以极高的收视率,画上了完美句号。
两个多月来,伴随着《听写大会》的播出,不少电视机前的成年人边看电视边拿着纸笔“听写自检”,和节目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初中生们一较高下。在自叹不如的同时,人们心中蓦然升起一丝隐隐的恐慌:怎么有这么多字我都不会写了?
面对母语文字,我们为何频频“提笔忘字”?
70%的成年人,不能正确写出“癞蛤蟆”
“‘蹊跷’怎么写?究竟是‘势微’还是‘式微’?”
10月18日晚,《听写大会》冠军之夜,当选手们在比赛中作答时,家住南岸的“70后”罗建明也在电视机前“抓脑壳”。
自从8月份《听写大会》播出以后,罗建明就一直跟着电视里的中学生们“听写”。
“咋(zé)舌”写成了“咂舌”,“髋关节”写成了“宽关节”,“瓮中捉鳖”里的“鳖”字直接就不会写……罗建明觉得很无力:“对这些字都有印象,可就是记不起来怎么写了。”
同样无力的,还有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们。
据了解,《听写大会》节目组在现场观众席中特设了“成人体验团”,他们与选手同时参与听写测试,可结果着实令人汗颜。
比如“癞蛤蟆”,谁都会念的动物名,“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只有30%;还有“间歇”这个常用词,很容易辨识,但是成人组居然有40%的人书写错误;而当生僻词出现时,错误率就更显惊人。
“孵化园”的“孵”字怎么写?“关汉卿”的“卿”字也写不出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人群,“提笔忘字”也是常有的事。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的于洪就对记者说,“我们现在很少拿笔写字,真到需要手写汉字的时候,常遇到某个字就被‘卡’住了,只好用拼音代替。”
记者选了“邋遢”、“尴尬”、“妖孽”、“觊觎”、“伽马刀”、“肇庆”、“拥趸”等20个常用词汇,在50名20-40岁的成年人中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能完全写对的不到10%。超过90%的人坦言,常遇到“提笔忘字”的情况。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调查(2517人参与)也显示,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受访者中,“90后”占18.9%,“80后”占48.5%,“70后”占23.8%。
“说汉字正在遭遇书写方面的危机,并非危言耸听。”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表示,人们现在开始抱怨提笔忘字,再过50年、100年、500年,你想想会是什么样——可能那时候我们的后代真的变成硕士级文盲,拿起笔来真不会写字了。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