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前几年,南宁市“两会”期间,曾有代表提出给宠物提供火化等服务,但没有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仅停留在“说说而已”的阶段。南宁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民政部门所负责的都是人的丧葬问题,审批墓地权限也仅限于安葬人的墓地,无权审批“宠物公墓”。
建造宠物公墓在广西是否可行呢?自治区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表示,将宠物的火化、丧葬和人混在一起进行,有违伦理道德和文化习俗,这在国内还没有出现,在广西也还不可能尝试。
为满足部分宠物主人的需求,北京、西安等少数城市在建“宠物公墓”上已有所尝试。从网上报道的这些墓地情况来看,跟一般公墓区别不大,都有墓位、墓碑,墓碑上刻有对宠物的思念,然而,这些宠物墓地收费标准也在向人的公墓靠齐,价格从数千元到三万多元不等。
广西殡葬行业协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我区不适合建“宠物公墓”等宠物丧葬服务机构,即使真的出现了这类机构,其运营成本也是非常高的,需要火化的场地、设备,燃烧的柴油费,人工服务费,建墓地还需要经过规划、环保等多个部门,审批手续非常严格。
现状
处理宠物后事五花八门
多数宠物主人还是认为,与随意丢弃宠物遗体相比,能固定埋在一个地方,心里有个挂念会比较好。
家住南宁葛村路的廖先生很喜欢动物,今年6月,他在广西花鸟市场买了一只狗,由于缺乏经验,没到一个星期狗就死了。伤心的廖先生决定为小狗找块“墓地”——他买了把铁锹,趁深夜无人,在小区的花坛里挖了个坑,把狗埋了,再把挖出来的花草重新种好,前后花了一个多小时。
“我舍不得把狗扔到垃圾桶里,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廖先生说,他身边一些养宠物的朋友都是这样干,宠物死后悄悄找个偏僻的地方埋了。但廖先生也担心这种处理方法引发的卫生问题。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去年底一次大雨,小区内地势低洼处遭到雨水冲刷,一只刚埋不久的宠物狗尸体露了出来,被不少居民看到了。从那以后,大家都很担心尸体腐败后会在小区内传播病菌。
一些更为谨慎的市民,选择到荒郊野外埋葬宠物尸体。在南宁从事宠物养护行业的黄先生就受顾客之托,亲手埋葬过好几只宠物。“我们会帮比较熟悉的顾客免费处理宠物尸体,一般会找个偏僻的地方,挖个坑埋了。”黄先生说,挖坑是个体力活,工具也不专业,还要提防被人发现,因此墓坑只能挖半米深。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