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青海:让群众温暖过冬

2013年11月06日 06:56   来源:青海日报   

  ——来自青海省城乡居民住房冬季供热保暖情况的报告

  青海新闻网讯 高原冬寒日盛一日,城乡居民住房温暖话题升温。新一轮采暖期开始,青海省群众住房供暖情况如何?群众住房温暖舒适度如何?带着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方面。

  “目前,青海省城乡居民住房冬季温暖状况正在实现本质变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委书记贾应忠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近年来,通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供热设施建设,推进供热计量改革,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加大保障房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住房建设品质,全省城乡群众冬季采暖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群众住房冬季温暖舒适度综合指数提高。

  温暖工程扩大“暖冬”气象

  近年来,青海省供热设施建设不断加大,供热计量改革日益推进,藏区集中供热项目加快全覆盖,城市供暖用气保障提高,温暖服务更趋人性化,温暖工程带动“暖冬”气象持续扩大。

  被列为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藏区温暖工程,“十二五”期间在青海省六个藏族自治州规划建设集中供热项目34个。目前,青海省德令哈、贵德、门源、同德等8个市(县)已建成集中供热工程,实现了集中供暖,有效改变了以小锅炉分散取暖、以牛粪和煤为主要燃料的采暖方式和设施落后状况,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部分县正在实施第三期项目,随着第三期项目完成,将会较大提高诸多县城供热能力。

  城市供暖用气建设方面,青海省依托涩宁兰管道复线项目开工建设,西宁市新建LNG液化天然气站,有效缓解了冬季供气紧张局面,实现了冬季供气高峰期间用液化天然气进行调配的供热保障机制。

  与此同时,青海省近年不断健全供热计量政策体系,明确提出“三个同步”,即: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工程建设与供热计量设施安装同步、既有居住建筑分户供热计量改造与节能改造同步、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与供热计量收费同步。对达不到“三个同步”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竣工验收备案。要求各地严格执行《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对新建建筑符合供热计量收费要求的,要求供热企业必须实行按热计量收费。

  深层次的“制暖”行动还在于,从建设好房子出发,青海省近年加快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启动了一批包含节能保温、供热系统考核标准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明确提出到2015年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增民用建筑的比例力争达到15%。并自今年开始,在全省全面推广住宅性能认定,力促全省住宅产品品质提升,让“暖冬”自住房设计建设第一关就紧密契合融入,深度增强住房热效应。

  保障房“暖冬”有保障

  “我们家的暖气热得很。”虽然时下高原寒意已浓,但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永盛小区廉租房的低保户杨志明家却温暖如春,已经入住4年、身穿短袖T恤的杨志明说:“小区集中供暖、分户温控,暖气热得数九寒天也不觉得冷。”

  近期正在入住的原西宁市火柴厂保障房小区采用分户采暖,施工人员介绍,外墙体和内墙体施工全部采用节能保暖材料,内外双保温,窗户采用的是目前质量上乘的铝型建材,既可以提高住户房屋温度,还可以节约冬天取暖开支。

  位于西宁市城东区的文峰庭翠保障房小区,29栋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住宅楼鳞次栉比,整个小区采用集中供暖,使用天然气洁净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保证24小时热水供应,冬日的小区暖流涌动。住户普遍反映:“暖气烧得好得很,房子里很热。”

  记者了解到,青海省自2008年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以来,截止2012年底,实际建设27.65万套,基本建成15.83万套,已有10.74万户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今年到9月底,全省新开工5.53万套,基本建成7.15万套,入住5.6万套。

  在推进保障房建设中,青海省一方面加大了节能保温建材和先进施工工艺的推广应用。一方面,把加大配套设施建设摆在保障房建设突出位置,切实加大包括供暖在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施工工期,强化质量管理,确保配套设施建设与房屋工程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在供暖期前,各级相关部门还坚持对保障房供暖设施进行质量排查,确保如期供暖。

  “近年来,用于青海省城镇保障房水电暖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20亿元。”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保障处处长冉先山说,供暖系统基本覆盖全省城镇保障房,青海省保障房冬季温暖过冬有保障。

  老房子“穿棉衣”热乎过冬

  “走进楼道,都能感觉到室温比过去高了,我家里暖和了有三四度,这个改造还真有效。”10月23日,西宁市26号住宅小区田富椿大爷如是告诉记者。今年入冬前,总投资达两亿元、涉及3392户的西宁市“五个片区”的棚户区外墙保温节能等综合改造实施,完成改造的住户家,进入冬季采暖期以来切身感受到室温增加了。

  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青海省过去施工建设的一些老住宅建筑,很多没有采取节能保温措施,冬冷夏热能耗大。为增强老房子的“暖冬”效应,青海省自上而下积极筹措资金,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积极推进民用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棚户区改造。

  在“十一五”完成5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任务后,青海省“十二五”将完成10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目前,今年总投资6.05亿元的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全部开工,完成改造面积已在一半以上。

  今年青海省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48万户,以后4年计划每年改造4万户左右。其中,在拆旧建新同时,因地制宜对一些棚户区老房子从节能保温等层面进行综合改造整治。

  节能改造、综合整治,不是简简单单换窗户、贴外墙保温板,还包括改造室内外管网等采暖供热系统,采用新技术实现分户热计量和分室温度控制。

  改造后,老房子犹如穿上“厚棉衣”,戴上“棉帽子”,窗户更换一新密封严实,供热运行完善,室内温度提高3至5摄氏度,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室内外居住环境。几年前已经完成改造的西宁虎台教师公寓,住户家中都安装了热计量设备,经过切身体验,住户至今称赞:原来住一楼和把头的房子冬天暖气难烧热,改造后过冬房子里温度提高了,很舒适。

  “太阳房”温暖城乡住户

  当下已是寒风萧瑟的季节,走进西宁“绿色家园—庄廓院”住宅小区,一栋栋楼房屋顶上的太阳能集热器熠熠闪光,依靠太阳能辅助采暖的住户家中温暖惬意。住在这个小区的李大爷告诉记者,冬季采暖期借力太阳能采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2摄氏度左右,冬天暖气热烘烘的。”

  阳光屋顶,阳光壁挂,阳光热水、阳光采暖、阳光照明……青海省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富集。为使更多的住房沐浴太阳光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先后制定实施了《青海省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发展规划》、《青海省建筑利用太阳能工作指导意见》、《青海省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太阳能采暖建筑实施, “阳光建筑”、“太阳房”增加了居民住房冬季采暖温暖度数。

  近年来,青海省先后建成西宁市河湟小镇、南山庭院、海东民和广馨花园住宅小区、庄廓院小区等一批太阳能热水及采暖示范项目。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等地,实施了一批牧民定居点太阳能采暖示范项目。“十二五”期间,青海省计划实施太阳能采暖工程新建项目50万平方米。

  同样有“阳光建筑”、“温暖工程”美誉的被动式太阳房项目,具有集热、蓄热、保温等功能,在无辅助热源的情况下,比普通住房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8℃以上,室内外温差达到15℃。在前两年试点基础上,青海省从2013年起在全省11000户农民家庭中大规模实施这一惠民工程。

  门源回族土族自治县浩门镇头塘村、南关新型农村社区、泉口镇腰巴村、东川镇麻当村、仙米乡大庄村等村是今年太阳能暖房项目受益村,930户农民家庭享受补助资金共计563.5万元。10月18日,窗外雪花纷扬,头塘村李文龙高兴地说:“太阳能暖房实话好啊!就这天气根本不用生炉子,住着舒坦,还把钱省下了。”

  记者了解到,在青海省城镇居民住房供热体系越来越完善同时,青海省农牧区群众住房温暖系数也在节节提升。近年青海省新建农牧区住房46.91万户,全省农牧户实际建房覆盖率达到51.16%,从四壁透风的土坯房、危房,到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的新房子、太阳房,乡村原野暖房子越来越多。

  让群众温暖过冬!随着新项目、新标准、新建材、新建设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广泛行之,青海省城乡居民住房冬季热度,自住房设计建设、供热设施、供热计量环节开始不断推进,“暖冬”气象在青海省纵深而进,“暖冬”在青海省基本达到广覆盖。(作者:张利锋)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