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渝一小区车库和一楼间的架空层被业主改成麻将室

2013年11月06日 11:10   来源:重庆时报   

紧邻地面的地方开孔作为底层通风

小区业主私自将架空层改成了麻将馆的“地下包房”

  在一楼地面上挖个洞,用水泥砖块砌上通往地下的楼梯,对架空层进行简单装修……在巴南区八公里蔚蓝时光小区二期,不少一楼的住户用这样的方法私自将小区架空层改成了麻将馆、储藏室。楼上的业主则很担忧。

  杨先生打给时报通96128告诉我们这件事。

  一楼变“跃层”

  杨先生是去年4月份才搬到蔚蓝时光小区二期的,他说二期有两栋住宅楼,最高32层,一年多过去,他渐渐发现小区一楼不少住户给自家添了一个地下室。

  “算算可能有七八户都开了地下室,有的半年前就开始使用了。”杨先生说,小区一楼和车库中间有一个架空层,一些住户在自家开个洞就能通到架空层,再进行简单的装修,一楼就轻松变“跃层”。

  杨先生说,有的隔出了包房用来开麻将馆,有的就被做成储物室,“也不让我们进去,具体的还不清楚。”

  利益受到影响,更在意的是安全

  “花一套房的价格,买两套房的面积,这样的大‘火巴和’谁都会心动。那谁来考虑安全问题呢?”杨先生说。

  小区业主宋女士也有同样的担忧,她说政府部门在小区贴过整改通知,也派人来看过现场。“人来的时候他们就把洞洞遮上,走了又打开使用。”她说,今年夏天就通过电话、网络进行投诉,但架空层还是在使用。宋女士说:“几十万买套房子不容易,都想住得安心。”

  架空层里的麻将馆

  昨天上午,我们来到这个小区。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一楼地下还有一层也被人使用。我们在小区二栋背后的花台上,找到一个不到一米宽高20厘米左右的窗口,上面安着两个滑动的玻璃窗。杨先生说,这是其中一家麻将馆的“地下包房”。

  里面没有人,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从楼梯下来是一个20平米左右的小厅,里面放着一台游戏机、饮水机、电风扇和几把塑料椅,左边还有两个单独的房间。杨先生说:“有时候回来得晚,凌晨2点多还能听见里面打麻将的声音。”

  麻将馆老板娘:不存在安全问题

  随后,我们在一栋一楼找到一家正在营业的麻将馆。我们询问这里是不是可以下去,一个中年男子紧张地问道:“你要下去干什么嘛?”随后我们问是不是有包间?几个人立刻连声回答:“有,你要打麻将嗦。”我们顺着楼梯来到架空层,里面一个小厅里放着两张麻将桌,还有两个包间,里面也分别放着一台机麻。

  “把这里用来做麻将室安不安全?”女老板说:“自己贴的砖稳稳当当的有什么不安全嘛,它本来就有一个空间。”女老板说:“我也是看到别人挖我才挖的。”她说,架空层的空间不属于物管,开发商又没人管。

  巴南“两违”整治办:私用架空层违规将整改

  昨天,蔚蓝时光小区物管的陈总告诉我们,一楼业主是在物业退还业主装修保证金后才开始私用架空层的。“我们接到很多业主反映,也将情况汇报给街道、巴南区建委、规划局相关部门。”

  小区开发商王姓负责人说,因为车库空间过高,考虑到安全问题就加设了架空层。他说,原则上架空层是不能使用的,但业主并没有改变建筑结构,所以不存在安全问题。他说,开发商和相关部门一起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过制止,但效果并不好。“我们会继续对一楼业主进行劝说,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巴南区“两违”整治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蔚蓝时光小区业主私用架空层是违规的,他们多次接到投诉并下发整改通知,制止业主继续使用。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将强拆报告、方案交到区政府。“政府批准通过后,我们就会出面进行拆。”

  实习记者 王冰冰

  摄影 王珏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