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内不缺经营地址,同样不缺注册地址,欢迎更多的企业入驻,充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是记者昨天从2013全球CEO发展大会的一场闭门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针对目前自贸区内“爆炒”经营场地的现象,负责物业开发的外联发总经理寿晓琪希望通过媒体澄清:有意在自贸区注册公司的个人或企业,无需通过“黄牛”来寻找注册或经营地址。
自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区内的经营地址、注册地址一直被外界看成是“稀缺资源”,因为根据自贸区企业注册规定,不管企业是否在自贸区内办公,必须首先拿到20平方米及以上物业租赁合同。相比完全免费的工商注册流程,物业的高成本成为企业的“心头之痛”。
传言中的“稀缺”让注册地址租赁成为部分黄牛的“生财之道”,甚至有报道说上海退休大妈“组团”去自贸区虚拟注册公司,并与区内代理注册公司或房东就代理费用或租金讨价还价。这些大妈们被灌输的逻辑是:现在2万元买一个20平方米的注册地址,开一家壳公司,半年后转让,等自贸区内的注册地址被抢得差不多了,届时可以4万元出手。
“外面现在有很多人说自贸区内没有物业了,这是‘虚假广告’。”负责自贸区内物业开发和管理的寿晓琪表示,企业可以通过自贸区内综合服务大厅咨询服务得到相关信息,根本不需要通过“黄牛”来寻找物业,“对于那些需要在自贸区内从事生产经营工作的企业,我们完全有能力提供100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地址;而对于那些不需要有实际办公地点的企业来说,我们也能提供注册地址,而且租赁价格能压到2万元/年以下。现在我们这里就有1000个注册地址,如果需要,未来还能提供更多”。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截至11月11日,自贸区内新设内资企业699户,外资企业46户,总共745户。按照这个数据,自贸区内企业注册的物业租赁空间并非“稀缺”。此外,受理企业名称申报环节,内资企业共有3112户,外资企业206户。
昨天的闭门会议上,一位自贸区内高层人士还向记者透露,目前很多银行准备或已经在自贸区内设立了公司,目前在谈判的共有25家左右,外资银行、国有银行都有,此外,民营银行方面上海已经有一家在申办,但今年年底前,想要在自贸区内设立民营银行的可能性不大。
据了解,目前自贸区内正在梳理一个多月来出现的问题,比如医疗健康机构、外资旅行社设立问题等,这些到目前都没有明确说法,但预计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时不远。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