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严守环保底线保障生态安全
核心提示》》
重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将全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通过划定环保红线,为全市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金山银山,绝不能以影响未来发展为代价谋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绝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代价获取表面繁荣。全市各级环保部门一边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边严把环境准入关,严守环保底线。半年多来,全市环保部门累计不予受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项目50余个,涉及总投资近100亿元。
A、划出生态红线 保障生态安全
重庆全域8.2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比京、津、沪3个直辖市加起来的总面积还多一倍多;3300多万重庆人口中,农村人口超过2000万,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直接管辖的行政单元38个,其中20多个县中有10多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大。
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功能区宏观上的统筹协调,科学运用政府“看得见的手”来遏制和矫正市场经济的“缺损”,积极引导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避免各区域板块及各区县因为功能定位不清晰而引发的产业同质同构化、招商引资恶性竞争、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换取GDP高增长等现象的发生,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此,重庆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将全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其中主城区内环以内6个区定为城市核心区,主城区内环以外区域定为城市拓展区,渝西地区12区县及万盛、双桥经开区定为城市发展区,这3个功能区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要求做到有序开发。渝东南地区定为生态保护区,渝东北地区定为生态涵养区,这两个功能区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重点是做好三峡库区、山区林地等环境敏感区域的保护工作。同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天然林、居住区、医疗文教区等环境敏感区内建设工业项目。通过划定生态红线,为全市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在巴南区二圣镇,对生态红线的坚守,正为该镇带来可观的“生态效益”。
从2010年1月绕城高速公路通车至今,二圣镇拒绝了至少20个建材、造纸、摩配等可能破坏生态的投资项目。
“我们要发展都市型效益农业,就必须坚守‘生态红线’。”二圣镇党委书记冉仁均说,这几年发展虽然慢了点,但“含绿量”最终会演化成“含金量”。
二圣镇的都市型效益农业起步于2004年,当年,镇里引导村民种植梨树,3年后梨树陆续挂果,镇里又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梨花节、采梨节,推动着梨产业由传统农业向服务业良性延伸。就在“二圣梨”声名大噪之时,绕城高速公路通车,二圣镇因为紧临绕城高速公路也具备了区位优势,一些工矿企业找到镇里的干部游说,希望能落户投资。这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部分干部希望可以借此增加财政收入,而不少农民也希望在企业获得务工机会。
在干部群众的一片争论声中,二圣镇的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判后认为,二圣镇是主城区生态较好的地方,生态才是最大最可持续的“卖点”。因此,镇里决定死守“生态红线”,一心一意做好生态农业这篇文章。在这以后,各方投资业主奔着二圣的生态优势纷至沓来,现在基本形成了万亩梨园、万亩茶园、万亩花卉苗木、万亩花椒、万亩生态渔场和一个千亩葡萄园、一个千亩石榴园的“5+2”框架,并跻身“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这些生态农业项目在让当地农民获得土地租金收益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目前,二圣镇的生态农业正在向休闲观光产业延伸,延长的产业链将极大提升产值,也将为农民带来长久的务工之地。比如一业主斥资上千万元正加紧打造的“云中漫步”葡萄庄园,除了千亩葡萄园外,还配套有结婚教堂、露天草坪、葡萄酒窖、葡萄浴等服务项目。
B、推进规划环评 源头防治污染
我市环保部门积极推进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提出优化方案和防治措施,预防了规划不合理带来的结构性环境问题。市环保局会同发改、经信、国土、财政等部门,对《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等29项“十二五”专项规划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完成了工业园区拓展区、IT行业配套的电镀园区等重点区域和水电开发等重点行业的规划环评工作,万盛经开区、江津等对辖区范围内的工业园区和小型企业创业基地开展了规划环评。2012年以来全市共审查了91项规划环评文件,较往年同期翻了一番多,环保部门通过规划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从环保角度提出了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对功能布局、产业定位、发展规模和环保对策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将预防污染的工作切入点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如垫江砚台、澄溪工业园区环评过程中,要求不再新建化工企业,做到总量减排;合川渭沱工业园区通过规划环评,限制了化工产业发展种类和规模,防止对下游水环境造成污染和环境风险。
地处三峡库区的云阳,同样牢记着自身肩负着保护和涵养三峡库区生态的政治责任,承担着保护“两岸青山、一库碧水”的重要使命。云阳坚持“生态兴县”发展战略,走“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产城融合城镇化、要素配置科学化、资源节约集约化”的发展路子,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在产业发展中,建立工业园区,认真开展规划环评,云阳始终坚持“面上保护旗帜鲜明、点上开发坚定不移”,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硅盐特色资源加工、绿色食品药品加工、轻纺服装等环境友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坚决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业拒之门外,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C、出台准入政策 优化空间布局
2008年,我市出台了《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2012年又进行了修订,要求新建工业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要求化工等项目集中到长寿、涪陵化工园区等专业园区发展,禁止在主城区及周边建设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禁止在渝西等缺水地区发展水污染严重的项目,并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力,针对12个重点行业,制定了不同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准入限值,引导新项目合理布局,将工业向园区集中。目前全市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2%,较5年前提升了40个百分点,实现了环境污染集中防治,环境风险集中防范,推动了科学发展。
同时,加快主城区污染企业搬迁。近10年,重庆分6批对主城区的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天原化工厂等200余家污染企业实施了环保搬迁,主城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约3.5万吨、烟尘约1.5万吨、化学需氧量约8300吨、重金属约3吨、固体废物约3万吨,主城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在环保搬迁过程中,通过环评管理优化新项目的选址布局、工艺路线和污染防治措施,提高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防止了污染搬迁,实现了提档升级。
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酉阳县,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是重庆市幅员面积最大、少数民族最多的县,也是基础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为改变长期落后面貌,尽快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近年来,酉阳县和其他周边地区一样,选择了工业强县的路子。要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人才资金等条件都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大规模招商建厂,走工业强县道路谈何容易。
工业的蓬勃发展,给酉阳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给本已脆弱的生态体系带来难以承受之重。县领导觉察到这一问题并深刻认识其危害后,本着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及时“刹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先后关闭了水泥厂、造纸厂、金鑫化工厂等1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把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一批企业“退城入园”,从县城搬迁到工业园。“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得选准正确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酉阳县委书记陈勇说。
D、促进结构调整 助力节能减排
根据科学划分功能区域的部署,渝北全域进入都市功能拓展区,其面积和经济体量都是整个拓展区的近1/3。根据全市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战略定位,渝北区通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提出了全力推进“四区一门户”开发建设:加快建设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重庆临空经济区、两江新区核心功能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重庆内陆开放第一门户,力争到2016年,全区经济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
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跨越发展?渝北区认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节能减排是经济体量快速增长重要途径。
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认为,渝北区的工业转型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思路是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并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企业向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进军。
未来5年,渝北将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由政府投资2亿元,滚动支持20-30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通过贷款贴息或无偿补助方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该区工业发展规划的项目给予支持,优先支持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
其实不仅是渝北,我市完成了成渝经济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明确了全市环境资源的优势和短板,优化了发展思路,提出产业发展实现三大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传统重化工为主要支柱向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共同支撑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目前,重庆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从1997年直辖初期的22.6∶41.7∶35.7发展到8.4∶55.4∶36.2,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稳步上升。同时,各次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都市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全市农业从典型的粮-猪型农业向功能型农业转变;工业从汽车摩托车一枝独秀,调整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工业的“6+1”现代产业体系,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传统优势工业三大板块齐头并进之势,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庆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我市在环评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新建项目采用国家淘汰或限制的工艺设备;要求新建项目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通过经济杠杆平衡和控制新项目排污量;要求技改项目采取“以新汰旧”、“以新带老”措施,通过环评管理解决现有污染问题;对环境质量现状占标率高于90% 的地区,要求按新增排污量的1.5倍削减现有污染物;还出台了“上大关小”、“赎买淘汰”等政策,全市共关停火电57万千瓦、钢铁433万吨、水泥1000万吨,以及一批小造纸、小制革、小电镀,减排化学需氧量3.24万吨、二氧化硫11万吨,万元GDP能耗“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20.95%。通过严格环评管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新增排污,实现增产减污。
在此基础上,我市对2008年以来审批和验收的建设项目深入开展了环境风险排查工作,共计清查项目5846个,涉及总投资340.4亿元。对40个存在环保问题的项目,实施了51条整改措施,整改投资5039万元,消除了新建项目环境安全隐患。
同时我市实施区域限批,解决突出问题,出台了《环境保护区域限批实施办法》,对未按期完成总量减排、污染防治等环保目标任务和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区县、工业园区和企业,环保部门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文/陈维灯 图片由市环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