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秀湖公园正南门。 通讯员 连宏宇 摄
泛舟在秀湖公园,犹如观赏一幅水墨画;漫步在观音塘湿地公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还有层林尽染的台商工业园……现代都市与自然生态在这里巧妙地融为一体——这就是璧山。
在五大功能区域划分中,全域被划入“城市发展新区”的璧山站在了重庆工业化和城镇化主战场的新起点上。
“这必然开启一场区域全面重构的深刻变革。对璧山人而言,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占据城市发展新区制高点。”璧山县县委书记吴道藩近日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目标是,未来3年,璧山成为主城人群出城休闲和居住的首选之地;产业结构优化,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统筹城乡见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此,璧山已着手实施“三区一美”战略——建设生态宜居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统筹城乡先行区,打造和美璧山。
生态宜居
建绿城、水城、古城,凸显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生态宜居区,努力破解城市快速发展与生态宜居的矛盾
今年9月,包装行业首个绿色低碳全产业链生态产业园——“中国西包中心”落户璧山。时隔47天后的11月3日,璧山又迎来了世界包装行业的重量级人物——由国际瓦楞纸箱协会秘书长Carl Richard Bohm先生带队的国际包装考察团。
当天的考察中,一个细节让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委员会秘书长刘寿生心生感叹:“走过无数的中国城市,只有在璧山,县委书记竟然只介绍生态环境没有讲经济!”
吴道藩的解释是:“生态环境同样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
无序发展、不惜一切代价引进项目、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这是不少城市曾经的发展“路径”。璧山建设城市发展新区的生态宜居区,就是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用环境留住产业、留住人,走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之路。
“璧山要建绿城、水城、古城,给这个城市勾勒生态文明的底色,按尊重自然、尊重人的方式服务城市发展,建设城市发展新区中独具特色的城市。”吴道藩说。
建绿城——引入2000多个植物品种,打造生物多样化的生态城市;坚持道路两旁让出10米至40米用于城市绿化,形成连续的绿色廊道网络;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30平方米;控制城市空间尺度,突出“秀美绿城”的城市特色。
建水城——过去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市人均1/3的璧山,正以每年一座的速度加紧在全县建设水库,今年将开建铜罐驿长江提水璧山供区工程,建成后每天将为县城新增供水量超过7万立方米;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回用率达到50%。璧山的生活、城市、工业废水在经过深度技术处理后,开始被大量用于地面清洁、消防、景观等领域,不再与居民生活抢水用;推进包括璧南河在内3条河流的污染整治,完善“亲水”设施,增加市民参与度;加强水系空间塑造,规划建设“一河三湖九湿地”,城区水面比例提高到10%,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0平方米,营造“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的诗意城市。
建古城——据史料记载,自唐至德二年建立璧山县,几度兴废,至今已跨越了1200多年的时间长河,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民俗风情。璧山将合理布局空间,恢复性建设寺庙、文庙、祠堂、书院等一系列古建筑,营造古城的视觉环境,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为使城市更宜居,璧山开始实施“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公共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璧山中学、人民医院、“无线城市”等将全面建成投用;正在重点打造的天安城市综合体、金融街、御湖新区、南门唐城等,将把璧山变成富有吸引力的优秀旅游城市。
璧山县近两年还将建成成渝高速复线、成渝高铁及璧山换乘枢纽、轨道交通一号线璧山段、黛山大道向南延伸至成渝高铁站等一批重要交通设施,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通与主城连接的7个隧道后,璧山就能真正实现与主城的“无缝连接”、“多点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