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去年合肥警方就告知王老被一家公司骗了,但老人至今都无法释怀,因为他被骗走的100多万,包含了他一辈子的积蓄和儿女的购房款,他始终不敢告诉儿女被骗的真相。昨天,合肥警方对外宣布,一家名为广东邦家租赁服务有限公司的机构打着租赁公司旗号,在全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在合肥,像王老这样被骗的有300多位老人,他们一共被骗6000多万元。
免费体检查出不少“毛病”
王老今年67岁,是合肥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2010年3月的一天早上,老人像往常一样,到包河公园锻炼,他看到公园里多了一个展台,几名年轻人拿着宣传单,分发给过往的老人,并向老人们介绍说,在马鞍山路附近的一栋写字楼里,有免费的健康保健讲座,还能为老人免费体检。因为写字楼是王老从公园回家的必经之路,老人便根据宣传单上的地址找了过去。
经理室、市场部、行政部、财务室……王老看到,这家广东邦家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里装修豪华,办公设备一应俱全,很多从合肥市区各个地方赶过来的老年人排起了长队。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等待,王老接受完简单的免费体检后,身体被查出不少“毛病”。在业务员的推荐下,王老购买了880元的消费卡,之后惴惴不安地离开了。
高额利息诱惑老人“投资”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业务员每天都会准时给王老打个电话,除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外,最主要的是介绍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项目。
因为业务员的“热情”,也因为被“项目”所吸引,老人几天后再次来到邦家公司。在业务员的一番介绍后,老人看中了一个投资项目,投入10万元与公司签订“区域合作”投资协议,对方承诺月利息1600元。
最初的两、三个月时间里,老人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公司支付的利息,于是他不仅提高了投资额度,还将这一投资项目介绍给以前的同事。
“最低15%,最高40%。”在高额年利的诱惑下,很多人毫不犹豫地将全部家当投入其中。这些人中,以60岁左右的老年人居多,年龄最大的80多岁,其中一位老人先后“投资”高达200多万元。
据合肥警方介绍,2012年初,按时支付的利息开始发放不正常起来,为了消除疑虑,邦家公司找出种种理由,诱骗受害者将原本该领取的利息转加到本金中,许多受害人依然趋之若鹜。
部分退休公职人员也被骗
和所有的非法集资案件结局一样。2012年5月15日,在公安部经侦局统一指挥下,这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团伙的“画皮”终被揭开——打着租赁公司旗号,在全国各地成立近百家分公司。然而,这家公司真正的敛财之道却是以高利率为饵,在全国诱骗老年人投资,非法吸收了90亿公众存款。
去年7月,邦家合肥分公司负责人陈晓军被包河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抓获,不久,市场部执行经理刘勇军投案自首,今年4月,财务总监闪烁投案。
审讯中,陈晓军等人对于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其介绍,他们是通过公司总部的应聘成为合肥分公司的高层,收入与业务挂钩,仅陈晓军的业务提成就给他带来了60多万元收入。
昨天,办案民警向记者介绍,合肥市共有300多位老人被骗,涉案金额超过6000万元,很多老人将他们一辈子的积蓄,甚至将儿女的购房款投入其中。被骗的老人中,一部分是企业退休职工,还有一部分是退休的公职人员。
目前,包河警方仍在对此案进行调查,还有两名嫌疑人仍在追逃中。(合公新、胡广)
相关链接
投资骗局
1.高利息为诱:利用亲朋散播消息,鼓吹老人参与投资。
2.大打感情牌:对老人嘘寒问暖、送礼物,摸清老人家庭经济情况。
3.设法套牢资金:投资金额越多利息越高;不满一年退回本金,要交违约金。
4.逃之夭夭:前几个月按时支付利息,雪球越滚越大后,便销声匿迹。
如何预防
1.打好预防针。做子女的平时要有意识地将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一些案例告诉老人,让他们对这些常见的骗局有一个了解。
2.多关心老人。不少骗子就是利用了子女对老人关心不够这一点,大打亲情牌。老人们也是因为孤独,而容易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把钱掏出去。所以子女们应该常回家陪陪老人。
3.把钱存银行。要说服老人把大部分的钱存在银行,并且最好是由子女帮忙存储,密码也由子女设置。假使骗子已经成功骗取老人的信任,但是想要取钱必须经过子女,这样子女们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发生什么情况,并且阻止老人落入陷阱。
4.不要贪小。老年人总是在用钱方面很精打细算,并且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贪小的心理。很多骗局就是针对这一特点设定的,所以子女们要时不时地提醒老人,天上不会掉馅饼,很可能你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