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发"中小学生境外修学旅行文明素质手册"

2013年11月27日 15:57   来源:南京日报   叶玲 谈洁 赵佩颖

  大声喧哗不顾及他人、在世界名胜古迹涂写“到此一游”……国人出门游玩的不良陋习也在一些中小学生身上有所表现。昨天,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17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委)所属国际交流中心在宁共同签署全国首个《学生境外修学旅行文明素质公约》,同时发布江苏首份《中小学生境外修学旅行文明素质手册》,对师生出国的言行举止提出具体要求。

  17省市联合签署文明公约

  这份公约的内容是:“爱护自然环境,保护文物古迹;遵守各国法规,维护公共秩序;待人礼貌谦逊,言行举止得体;倡导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包容多元文化,学会尊重欣赏;传播中华文明,争当文化使者”。

  此次公约的发起单位之一、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君介绍,近年来随着出国修学旅行的学生增多,一些类似在文物上乱涂乱划、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在境外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经过网络的传播之后,有些小污点就会放大成大污点,影响了国人在世界的形象。这次17个省市联合签署文明公约,旨在进一步增强修学旅游学生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

  中国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太吵”

  昨天,苏教国际同时发布了江苏首份《中小学生境外修学旅行文明素质手册》,从个人品行、与人交往、食宿交通、课堂学习、团体活动、文化游览、网络交流等多个角度对参加境外修学旅行活动师生的文明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内的孩子出去最大问题是大声喧哗,其次就是不习惯排队。”苏教国际目前是省内组织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规模最大的一家机构,其修学旅行部高建新部长介绍,在酒店住宿时,酒店管理人员也时常会找带队老师,因为孩子们喜欢串门、打游戏、分享零食,来回走动声响很大。

  此外,学生们到了国外的名胜古迹,有的喜欢动手摸摸,等车或者吃饭时,不按秩序排队。在国外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就餐完,外国人一般会端着餐盘,将垃圾倒掉,餐盘放到收残处,但中国的孩子往往吃完饭就拂袖而去,留下老师在一旁收拾残局。

  国外打电话用浴缸都有讲究

  除了文明礼貌,手册里还提醒学生注意当地文化。比如,扔垃圾时要按目的国垃圾分类要求丢弃;坐旅游大巴时,很多国家都有上车向司机问好、下车向司机致谢的习惯;乘坐扶梯时要按目的国习惯靠一侧站立,以方便快行乘客;寄宿外国家庭时,如使用浴缸,应注意将浴帘下端放在浴缸内,防止水溅湿地板;尽量不使用住家电话,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不要在晚上9点之后使用电话;上洗手间时,有时洗手间是男女共用的,看到男女一起排队不要大惊小怪,注意厕纸是否允许冲入下水道,等等。

  高建新说,这本手册从明年开始,将进入中小学推广,同时,每次修学游出发前,也会对学生进行行前培训。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