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质监局局长任小铁:建立企业质量首负责任制

2013年11月29日 10:55   来源:南方日报    

  为了构建现代监管模式,近两年来广东率先在电梯监管体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行政审批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记者日前获悉,此前广东率先在东莞、广州两地试点的电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明年将在全省全面实施。“以后类似电梯安全监管的新模式也将向其他领域推广。”省质监局局长任小铁表示,广东质监工作的改革思路是,打破以强化行政手段为主要方式的传统监管模式,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培育市场经济要素,发挥社会监管力量,共同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这种改革思路,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吻合。日前省质监局局长任小铁就此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发挥社会和市场监督作用

  南方日报:《决定》里提到,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结合广东实际,您如何看广东质监工作正在尝试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任小铁:我认为,《决定》提出的总目标,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方向。从原来讲的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下是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变化,需要政府、公众、社会等各方发挥作用,共同构成国家的治理体系。从我的体会来讲,治理体系除了政府监管方面需要改革外,还需要加强社会监管和市场监督,从而综合起作用,单纯依靠行政机关很难实现。

  这两年我们的改革思路与总目标是不谋而合的。一方面,我们的改革体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在大的体系下,市场体系作用发挥正常时,政府部门不要去干预它,凡是市场能发挥作用的都让市场去发挥。另一方面,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我们也不能单方面只强化行政监管,也应发挥社会监督的共治作用。

  南方日报:怎样发挥市场和社会监督的力量?

  任小铁:《决定》提出,治理体系要实现现代化,这也意味着目前的监管模式离现代化还有一段距离。以大家非常关注的、涉及到公共安全的电梯监管体制改革为例,这种现代体制监管模式的要素包括:企业首负责任、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救济保障、第三方公正检验、政府监督。

  《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方案》系统性地提出“明确一个责任,实施两项改革,建立两个制度”的五项措施,其中明确电梯“使用管理权者”首负责任是改革的核心,建立覆盖电梯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管理人、电梯维修保养方等各个环节的电梯责任制度。

  电梯监管改革中引入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电梯事故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电梯责任保险制度,万一事故发生后,电梯使用管理权者赔偿不起,或不能及时赔偿,该保险制度就会发挥作用,为电梯受害者第一时间进行赔付。同时通过引入专业保险经纪机构提供电梯责任保险辅助服务,参与事故预防和安全风险控制,实现降低事故发生几率、理顺事故善后处理流程,形成“政策引导、政府推动、专业协助、市场运作”的电梯责任保险长效机制。

  电梯改革还推动电梯定期检验社会化。这次改革从电梯定期检验权入手,分离行政监管部门监督检验与社会法定检验职责,允许第三方公正社会组织获得电梯定期检验资质认可的检验机构参与,逐步形成电梯定期检验社会化。

  南方日报:产品质量和安全都交由市场监督,那政府部门可以做什么?

  任小铁:政府监督则转变为以监督抽查为手段的监管方式。去年我们抽查电梯3.33万台,严重事故隐患发现率为18.7%,今年组织抽查4.495万台,严重事故隐患发现率大幅下降。消除大量安全隐患、打击了电梯维保违法违规行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和维保市场的净化。

  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之一,就是提供规制,规制的建立需要完善法制建设来支撑,规制制定出来以后,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督,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社会监督发挥作用,这样起到的作用就很大。

  着力改革质量管理体制

  南方日报:作为产品质量的主要监管部门,您认为目前质监工作在深化改革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

  任小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唯GDP至上,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质量和效益。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才体会到,竞争并不是单纯的数量扩张,更重要的是质量的竞争。质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是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强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就更凸显了质量在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好,生活品质才高。

  我认为,我们质监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就在最近由广东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关于建设质量强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改革质量管理体制,需要加强质量统计分析,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这是政府职责定位的一个很大的转变。《决定》提出将质量强省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以之作为对地级以上市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和实行问责的重要依据,完全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的要求。

  按照这些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是改革质量管理体系的指挥棒,建立起来之后对地方发展经济的指导作用会更加科学,引导作用将更加显现。质量强省最终的成效关系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都体现了能否做到质量的升级。

  让问题产品企业赔得倾家荡产

  南方日报:“改革质量管理体制”有哪些具体管用的举措?对老百姓有何好处?

  任小铁:质量管理体系改革的具体举措是,“加强社会监督和综合治理,形成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权益保护为基础、保险救济和社会救助为保障、质量检测和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为技术支撑、政府监管为一般强制的现代监管体系”。也就是说紧紧围绕质量强省,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着力,最终引导整个社会有质量地科学地发展,老百姓可以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

  我特别要强调“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这是从根本上提升产品质量的最重要的举措。同样是出现食品问题,在中国扑火的总是政府,但在发达国家最紧张的却是企业,因为他们面临的将是天价赔偿。所以我一直都提倡,对出现产品问题的企业罚得倾家荡产,不如赔得倾家荡产。我们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就是要建立企业质量首负责任制,将与消费者或权利人构成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对人确立为首负责任承担者,构建全环节责任追溯链条。

  广东在全国率先“改革质量管理体制”,明确要以权益保护为基础、保险救济和社会救助为保障,这也是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表现。如果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者都可以获得巨额赔偿,每个消费者都会成为产品质量的监督人,企业自然也会将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而形成高品质的消费环境。引入保险赔付、社会监督也很重要,而保险公司对企业也能起到一种监督作用。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由商家或企业先行赔付,企业赔不起时保险来兜底,从而最大程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实习生 甘韵矾 通讯员 岳志轩)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