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宁青秀山景区一石刻标题错字 大腿变骨头

2013年12月04日 10:19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古诗词错字,这些景区也有

  时下,不少旅游景点为了增添景区的“文化色彩”,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常常要请各路文化艺术界的名流留下墨宝,以制作楹联、匾额、碑石;请雕塑师为历史文化名人塑像,以颂扬他们的功德。然而,一些景区盲目跟风,粗制滥造艺术作品,不仔细把关,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因为制造出一堆贻误子孙、贻笑大方的“文化败笔”,而留下了很多遗憾。

  近些年,广西有不少景区曾曝出不少类似的古诗词错别字。比如,2005年7月,有媒体报道,广西桂林溶杉湖边的石刻《唐许浑送杜秀才归桂林》中的诗句:“桂林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却被刻成了“桂林南瓜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去”字变成了“瓜”字。有网友还发现,溶杉湖景区中的楹联、新刻石刻、塑像和浮雕中存在类似问题的还有多处。

  今年8月,有市民在南宁市狮山公园游览时发现,公园地面的一处石刻也出现错别字,将《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清涟”误刻成了“清莲”。

(责任编辑:秦静)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