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个别地区会议数量和成本都没降

2013年12月04日 16:49   来源:齐鲁晚报    

  编者按

  一年前的今天,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对八个方面工作做出细致的规定。一年来,“八项规定”执行情况如何?党风、政风这些工作作风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即日起,本报推出“八项规定一周年回头看”系列报道,了解党风政风如何带动社风民风,观察如何影响相关领域以及探寻还有哪些问题与不足。

  会议冗长、讲排场、讲空话等“会议病”曾在各地普遍存在。“八项规定”之后,会议流程、形式以及会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多日来,记者采访发现,省内有的县安排部署中心工作,全县范围的会议只召开了两次,领导开会拍照也减少,会后去吃自助餐和食堂餐成了自觉的行动。

  会议时间和发言人数都有控制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参加了省、市多个政府机关的多个会议发现,会议时间、程序和以前相比都被精简了。省检察院上个月召开了一次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检察长吴鹏飞简单介绍与会人员后,立即进行情况通报,之后宣布散会,再无其他内容,整个会议过程持续半小时左右。

  “能不开的会议就不开了,泛泛部署工作和提一般性要求的会议也不开。”省检察院办公室主任蒋万云向记者介绍说,今年以来,省检察机关全省性会议次数较往年减少了36%,平均会期缩短了一半。

  “今年的会议确实是少了。”12月3日,德州市陵县一位科级干部对记者直言。他表示,最近陵县一直在开展群众路线工作,要求县里科级以上的干部都要进村入户。

  “‘三包一联’(指陵县正在开展的干部联系群众活动)是陵县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可部署落实这项工作,全县范围的会只有两次。”这位政府人士说,这两次会议一次是动员会,一次是解决问题的推进会。

  “会议内容确实被压缩了,会议时间、发言人数都有控制。”济南市一位公职人员说。

  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减少12%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字显示:今年1月至7月,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工作会议22次,同比减少了12%;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电视会议19次,同比减少了9.5%。

  记者了解到,除了会议,各类剪彩、庆祝活动也明显减少。“仪式性的东西,如开幕式之类的,一般从简,也不剪彩,只是宣布一下。”济南市这位公职人员透露。

  今年10月开幕的十艺节,许多市民在电视机前等候开幕式,没想到开幕式只有短短的16分钟。此前不久竣工通车的二环西路高架路以及地面道路工程,也没有举行通车仪式。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这与几年前的新建主干道路通车时举行隆重的通车剪彩仪式有了明显不同。

  陵县这位政府人士说,“会议少了,才能把精力放在落实具体的事情上,集中精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济南市这位公职人员也表示,会议压缩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不用应酬表面文章,可以省出时间干点实事。

  半天会直接回单位,全天会去食堂就餐

  会议的压缩和精简只是一方面,会风的变化更加显著。

  “现在开会最大的变化是拍照少了。”12月3日,济南一位常年跟拍领导活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以前拍摄领导活动主要用于报道和留档作资料,现在领导的对外活动仍然需要拍摄,但内部会议很少拍了。

  陵县这位政府人士说,以领导讲话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八项规定”之前,县里召开会议,与会的领导都是一个挨着一个讲,不少领导的讲话稿动辄20多页甚至更长,很多会议上午召开,到中午12点也散不了属于正常。现在领导的讲话稿已经大大压缩,一般都在七八页。

  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会议的变化除了不再悬挂横幅、不摆鲜花外,会后大型会务招待的次数和档次也有不同。我省一位基层交通局局长透露,现在对开会迟到、中途退场、不参加会议的情况管理得更加严格,“往年单位召开会议散会后,多会选择聚餐,现在没有了。”

  记者最近参加过几次会议,会议均结束得比较早,结束后,与会人员直接返回各自工作岗位,有的全天会议,则多安排自助餐或在单位食堂就餐。

  我省组织系统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八项规定”实行之前,他经常参加会议,有时候一周好几个。“有的会对我们组织系统来说可有可无,但往往参会就是硬任务。”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之前不时参加杂志征订、计生工作等会议,但他们不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因此这类会议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可不参加又不行。

  “现在这类会议已经大大压缩了。”

  尽管绝大多数地区的“会议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在个别地区,问题仍然不少。记者调查了解,会议数量不减反增,会议成本没出现降低以及开会随意性很大成为集中的表现。

  会议缩短了,成本却没降低

  会风的变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让机关工作人员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但在个别地区,相关的会议数量不减反增,成为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负担。

  “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会议不仅要传达精神、部署工作,更是体现个人地位的平台。”12月3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公务人员说,他所在的单位领导参加的会议时间上有所缩短,但会议数量并未减少,既有系统内的,还有区里、市里的。

  “有时候一上午要开三个会,其中很多会和本职工作关系不大。”这位基层工作人员说,“但必须要去,还得是分管领导甚至是一把手去,因为开会讲究级别对应,上级领导都来了,下面对应级别的领导不出面,上面会认为我们不重视。”

  还有的会议尽管压缩得非常短,但与会人员大费周章从各地赶到现场,就为了几十分钟的会议也很不经济。

  近日,我省某机关单位召开了一次系统内大会,来自全市的与会人员赶往会场,会议倒是很短,只有20分钟,宣读了一项文件,然后散会,“会议很短,其实直接从网上传给我们学习就行,这趟太不值了,光路上来回就一个多小时。”一位与会人员抱怨。同时,召开这次会议的成本也没有因为会议时间压缩而降低。

  部分基层政府走样,开会随意性大

  青岛市市直部门一位公务人员认为,推行无纸化办公是精简会议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避免在会场散发大量文件,但推行起来并不容易。这位公务人员表示,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无纸化办公基本上才占到文件总量的10%。

  “现在的问题是,中央、省里的文件需要进一步出台文件来落实,在当前条件下,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还会一直存在。”这位公务人员说,“这是由现在的行政方式决定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他向记者透露,省、市两级政府对“八项规定”执行比较到位,但有些基层却会走样。据他了解,部分基层政府开会的随意性很大,公务员不少忙于参会,虽然苦不堪言,但却毫无办法。“以前是赶饭局,现在是赶会场。上面那么多部门,哪个会议都不敢不去。”

  这位公务人员建议,政府部门的会议应集中在落实工作上,可参加可不参加的就可以不参加,有的领导开会习惯了讲排场,这一点下一步应该好好改改。

  “实际上根本还是要克服一种官僚气,有些领导干部喜欢坐在主席台上听汇报、作指示,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很容易让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说,要去掉这些附加的东西,让开会真正回到讨论、交流、传达内容的本质上来。(记者 马云云 高扩 实习生 蔡亚利 张宝亮)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