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十二五"末西藏将完成5453个行政村环境改善

2013年12月10日 15:47   来源:中国西藏网   张丽娜

  记者走进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才召珞巴民俗村,整洁宽阔的硬化村路两旁是粉红色屋顶的村居房,太阳能路灯、公共健身场所、农家书屋一应俱全。美丽、干净、便捷成了众人对这个小村庄的第一印象。

村容村貌整齐的林芝地区章巴村 摄影:张丽娜

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才召珞巴民俗村 摄影:张丽娜

  美丽的才召村让人思考到西藏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在安居工程的基础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同样重要。2010年,西藏启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按照“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目标,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重点实施了农家书屋建设、村卫生医疗室设备完善、太阳能公共照明、村庄道路建设、村庄垃圾污水整治等十项工程。

  3年以来,雪域高原上许许多多像才召村一样的农牧区村庄发生了巨变。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树木,村里建起了广场,修建好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村居环境改变了,老百姓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西藏林芝县章巴村村民积极利用干净整齐的藏式建筑风格、“318”沿线的交通优势,在公路旁建起了农家乐,吸引着众多游客。“农家乐给大家都带来了增收,我们村子也努力让游客留下一个‘干净,美丽藏家’的好印象。”章巴村村委会主任索朗多布杰说,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截至2012年底,西藏已经安排2500个村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十二五”末,将逐年完成西藏自治区5453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

  新村新房新生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将促进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