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石缝里“开花”
红心香柚、核桃、桑蚕,一片连着一片,昔日的荒山上,产业在石缝里“开花”。在大安乡采访时,记者欣喜地看到,当地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的同时,产业也实现了同步发展。
据了解,在项目实施之前,县里抽调县、乡、村干部150多人,组成7个项目调研、规划和编制工作组,按照工作目标,先后深入大安乡7个村(社区)196个自然村开展扶贫调查,完成了2261个贫困户的识别登记造册,以及乡级、村级和历年异地安置移民点共9个发展规划文本的编制和县级专家组的评审工作。
发展产业是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措施,是开发式扶贫的硬任务。当地政府把产业覆盖贫困户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在壮大示范区桑蚕、甘蔗、畜牧等原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全力推广红心香柚、核桃等扶贫重点产业。为掌握示范区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调动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开发积极性,通过摸底调查,制作了“产业覆盖贫困户信息卡”,规定产业达标户为绿卡、未达标户为蓝卡、有条件未发展户为红卡。产业发展达标后,经过包户帮扶干部申请,信息卡可升级换卡存档。据统计,2012至2013年,示范区共投入扶贫产业项目资金335.5万元,给产业到户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通过产业带动,近两年来示范区累计种植红心香柚达1.1万亩、核桃1.62万亩,受益贫困户2261户,实现贫困户人均有1亩以上红心香柚或核桃产业,产业覆盖贫困户的扶持率达100%。
2011年底,大安乡有贫困户2261户、贫困人口911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978元。到2012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98元,同比增加520元,增长17.5%;全乡实现贫困户脱贫162户648人,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9278人减少至2012年的8751人,减贫速度是往年的两倍以上。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