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人气靠线上补足
不可否认,地段对于创业咖啡馆至关重要。陈虎说,如果选择再来一次,他会把咖啡馆开在客流较大的闹市区,走定位明确的以粉丝为主导的路线。听说IC咖啡明年将面临5%-10%的房租增长,有人建议把店搬到张江“深处”,谢志峰一口回绝:“谁会愿意搭个地铁、再倒趟车,去喝杯咖啡?”
但同时,谢志峰发现,实体店的人气可以靠线上来补足。得益于百位股东不遗余力的宣传,IC咖啡在国内集成电路圈子里声名鹊起。不少外地同行到上海的第一站就是咖啡馆,坐定后,在IC咖啡的微信群里发条信息:“我在,谁来啊?”看到消息有兴趣聊聊的圈内人就会聚拢过来。眼下,IC咖啡的北京店即将开张,深圳店也正在筹划。和上海模式一样,这两家店走的仍是众筹路线。家住北京的展讯通信首席技术官陈大同自告奋勇当上了北京站站长,他一声吆喝,许多圈内新人成了新店的发起人。“几百位不同城市业内人士的影响力可想而知,而且不断有新股东愿意加入。”谢志峰说。
免费服务也能很赚钱
在IC咖啡一张固定放投影仪的桌子上,促成了好几笔投资。一开始,还只是股东间的互投——闲聊中,沙龙上,觉得谁的点子好,有人就会掏腰包“捧个场”,这样的例子有十几个。慢慢地,有项目找上门了,嗅觉敏锐的投资人也陆续来打探。两周前,一家做芯片传感器的创业企业与知名风投德丰杰龙脉基金在IC咖啡相遇,一番深谈之后,便收获了300万元投资。当然,遇到好的投资项目,股东们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圈中有人”,IBM等大公司会不定期地把一些会议放在IC咖啡举行,并支付一定费用。
谢志峰表示,目前除了咖啡钱,IC咖啡对于创业服务不收取任何“中介费”,更不会靠卖咖啡赚钱:“淘宝每天有几百万笔交易,这些交易的钱不流进它的口袋,百度对每个人都是免费开放的,现在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都是平台,他们的最大收入其实是广告。”
创业咖啡馆的盈利模式究竟在哪儿?谢志峰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但他似乎已经从这些“平台公司”中有所领悟。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