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致命快递"事件引发关注 拉萨圆通全面整改

2013年12月24日 15:37   来源:西藏新闻网   

  邮政管理部门未接受采访

  国家邮政局12月22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收寄验视专项检查,此次活动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检查、联合检查、明察暗访、调取监控录像记录等多种方式进行。昨日,记者在走访几家速递物流公司时了解到,他们均接到了上级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

  随后,记者来到自治区邮政管理局了解专项检查工作部署情况。得知记者来意后,自治区邮政管理局某负责人表示,目前一切工作正在正常开展,但是不愿意向媒体透露任何消息。(记者 赵越)

  相关链接

  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

  一、禁寄物品是指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寄递的物品,主要包括:

  (一)各类武器、弹药。如枪支、子弹、炮弹、手榴弹、地雷、炸弹等。

  (二)各类易爆炸性物品。如雷管、炸药、火药、鞭炮等。

  (三)各类易燃烧性物品,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如汽油、煤油、桐油、酒精、生漆、柴油、气雾剂、气体打火机、瓦斯气瓶、磷、硫磺、火柴等。

  (四)各类易腐蚀性物品。如硫酸、盐酸、硝酸、有机溶剂、农药、双氧水、危险化学品等。

  ( 五)各类烈性毒药。如铊、氰化物、砒霜等。

  (六)各类麻醉药物。如鸦片(包括罂粟壳、花、苞、叶)、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大麻、冰毒、麻黄素及其它制品等。

  (七)各种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如尸骨、动物器官、肢体、未经硝制的兽皮、未经药制的兽骨等。

(责任编辑:石兰)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