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福州:临近年末开发商开启"保温"模式 紧盯返乡潮

2013年12月27日 16:49   来源:海峡都市报   

  还有四天,2013年就将结束,面对年末走淡的整体行情,楼市两大主体还在进行深度博弈。开发商大多选择保价缩量策略,但岁末年初的返乡行情,是不能错失的,抓住这一波行情,对于接下来的整年,都是个好兆头。

  因此,除了在2014年面市的全新盘已开始大规模“刷存在”,更多老项目,即便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仍不罢休在频频“出招”,希望能止住楼市走淡的势头,保住项目现有热度。

  市场

  年末翘尾落空,楼市持续转淡

  2012年末,福州楼市的“翘尾”好行情还历历在目,这曾让不少业内人士对2013的年末行情满怀期待。然而,期待中的热度并没有出现,相反从业人士都明显感到楼市正在持续转淡。

  据福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福州一手房成交21139套,而12月实现2136套,25万平方米的成交“战绩”,事实上2012年整个下半年都火爆异常,年末更是翘尾明显。而到了今年,截至12月25日,全年实现成交19805套,而12月数据截至12月25日,仅实现1076套的成交,相比去年同期缩水近半。

  这主要是由回款和销售双重压力造成的,业内人士林先生透露,“上半年福州楼市受到多重政策影响,销售火爆,提前透支了市场购买力。而到了下半年,高端项目存量大、房价持续保持在高位,再加上银行放贷难的影响,刚需多面临有心入市、无奈力有不逮的困扰,而改善型客户也‘钱关难过’观望氛围弥漫。”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购房者认为房价在明年上升走势将趋缓,甚至有可能出现下滑。同时不乏有经验的购房者认为,开发商每到年底都将面临清盘任务,目前楼市发展正向利好购房者方面倾斜,除非有政策上的变动,否则年末福州楼市将维持目前“买家不急卖家急”的状态,福州楼市将进入“买方市场”阶段。

  开启保温模式,盯紧返乡潮

  在市场趋冷的背景下,开发商的目标也更加务实,不再追求市场“大热”,而是通过一系列活动与策略,开启“保温模式”,尤其是在盯紧返乡潮方面,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伴随着春节的提前,返乡客回归也相应提前。记者从福州各售楼中心了解到,各销售点又“热”了起来。在售楼中心的服务人员透露,接近元旦,售楼中心就接到许多外地的咨询电话问及各楼盘房源、优惠回馈以及置业推荐,其中主要的咨询电话都来自于返乡客。

  “我们从前两周开始,就在不断筹划和举办系列老业主的回馈活动,除了答谢老客户,给老客户注入信心,还去连江、长乐、平潭等返乡客集中地进行推介,意图吸引更多的返乡客下定。”香开新城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感恩答谢还是各种促销手段,目前房企最重要的活动都是围绕争夺“返乡客”展开的。

  破局

  开发商求“保温”侧重各不同

  面对即将来临的2014年开局,尽管开发商都是奔着求“保温”的共同目的,不过在侧重上还是各有不同——有的全新盘已开始大规模“刷存在”,以期在一开局就博得更多的市场关注;而有的热销项目,即便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仍不罢休在继续冲量;还有的项目则较为保守,计划少量推新,集中力量拉拢人心……

(责任编辑:彭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