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我省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着力在农村地区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无疑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一步,将极大地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2013年,我省在怀远、天长、潜山、庐江、濉溪、阜南、和县7个县(市)开展了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以农村中心镇商贸中心、商品配送中心和中心村直营连锁店建设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以连锁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对农村消费有哪些带动作用,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近日,记者就此做了深入采访。
足不出村,尽享购物缴费便利
“农村也有广阔市场”,不少商贸企业在合肥等城市“抢滩登陆”加快网点布局的同时,怀远县的试点承办企业安徽淮商集团一头“扎进”县级以下市场,在发展城区连锁超市的同时,大力开拓县以下农村市场。 “目前,我们已经开设了连锁网点200多家,服务范围覆盖到怀远县所有乡镇和重点行政村。 ”2013年12月20日,集团总经理刘浩告诉记者,到2015年有望实现对怀远农村市场的大面积覆盖。
走进这家企业的龙亢商贸中心,仿佛置身于城市中的一家超市:占地3500平方米的店内整洁干净,货架商品琳琅满目。刘浩告诉记者,龙亢商贸中心位于怀远县西部,属于农村中心镇商贸中心,销售的商品有8000多种,集聚商业、服务、配送、休闲等功能,满足了龙亢农场常住人口的日常消费和生活需求,一年下来,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商贸中心的建立,将便捷的城市消费环境和服务带进了乡镇,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
消费的便捷,在消费者眼里就显得更加感性。 68岁的张维忠,是怀远县农亢农场的退休职工。 “以前买菜、买生活日用品,要走4里路,中间还要过条河,到农场场部才能买到。 ”他告诉记者,这样一来一回,往往就耗费一个上午,尤其在冬天,天寒地冻的,非常不方便。 “现在超市开到家门口,买东西步行5分钟就到了,而且不担心假货。 ”张维忠说,不仅可以购物,还可以通过收银台的POS机取钱存钱,缴纳水电费和电话费。 “现在可以这么说,足不出村,就尽享便利生活。 ”
“以前说起农村小卖部,总觉得三无产品多,让人买得不放心;而我们超市里的东西,都是统一配送的,从源头上保证了质量。 ”刘浩告诉记者,超市进入乡村,在改变了原有农村流通和消费方式的同时,也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解决了农民“购买难”和“不敢用”的问题,释放了农村居民消费潜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月,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26.1亿元,同比增长15.4%,为去年6月份以来单月最高水平。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3%,比城镇消费增长高出5.1个百分点,增幅比10月高出1.5个百分点。
城乡互动,农村流通网络加快构建
怀远县新城区何巷村,位于城郊结合部,是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自从今年淮商集团在此设立了美好乡村直营店后,退休教师吴士友成了这里的常客。
“这里的蔬菜和肉都是他们一早配送过来的,品质新鲜,我们早中晚几乎都来看看。”吴士友说。而刘浩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商品质量,这家企业按照储存立体化、装卸机械化、分拣电子化、管理信息化的标准,自建了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年配送额超过12亿元。“有了配送中心的支持,我们配送的商品确保每15天周转一次,销售商品临近保质期三分之二时间的必须撤架,三分之一时间的不入库,确保商品质量。 ”
一直以来,物流配送是商贸流通企业的“短板”。尤其是对中小连锁超市企业而言,这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流业已成为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可以说流通决定生产。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5万亿,占GDP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5.3%。 “靠着完善的流通体系,我们在乡村开设连锁店向农民供应日用消费品的同时,还与当地果园、蔬菜种植户和生猪养殖大户等签订收购订单,收购当地土特产等农产品,在每次进行商品配送的同时,将这些土特产品通过自有连锁网络销往城区。”刘浩告诉记者,通过推行农超对接,他们已经在全县推动实施了大棚蔬菜、葡萄、草莓、大棚养鸡、养鸭、养鱼等20多个富民项目,发展控股或参股生产基地3000余亩,带动1000多户农民增收,户均增收6000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今天,随着流通业的发展,上午还在南方果园的水果,下午就能进入超市销售,晚上就能进入千家万户。目前,我省商务部门已在试点县支持企业新建乡镇商贸中心45个、商品配送中心10个、连锁农家店210个,“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连锁经营优势明显,以城乡双向互动为特点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正加快构建。
借力电商,农村流通服务转型升级
“当下网购大量兴起,对商业零售业影响巨大,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结合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刘浩表示,2013年是电子商务大放异彩的一年,仅“11·11”天猫大促销,安徽网民一天就花掉了10.25亿元,显示出网购的巨大能量。 “正是看到这一点,我们自建了‘淮商e购’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农产品基地和连锁网点的优势,推动实体店和网络店融合发展。 ”他告诉记者,借助电子商务,集团正在打造一条农村流通服务转型升级之路。
“这里能找到怀远石榴、沙沟萝卜、高老庄黄瓜、白莲坡贡米、四方湖螃蟹等特色农副产品。 ”在集团电子商务中心,刘浩打开网站链接向记者介绍,消费者在网上完成订购、支付后,淮商集团通过自有物流配送体系,能在半天内将消费者网购的商品送到指定地点。“同时,将全县200多个连锁经营网点纳入电子商务的配送终端,消费者完成网购后,也可以就近到淮商超市取货,有效实现商品销售线下线上互动发展。农村市场潜力很大,未来,电子商务将是企业的重要利润支撑点。 ”
如今,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扩大销售渠道,缓解农产品买贵卖难问题,已经成为我省众多流通企业的共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16家流通龙头企业参与的安徽农村电子商务公共平台——易商农网应运而生。
“农产品流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居民,菜贱伤农,菜贵伤民。 ”省商务厅EDI中心副主任谢发志告诉记者,这个平台整合了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等线下资源,帮助我省传统商贸企业实现统采统购、统一配送、互网互店、互相采购、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目标,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流通新业态,打造具备整合全省三四级市场供应链能力的统一平台和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农村流通服务转型升级。
如今,我省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正以燎原之势发展。 “将统筹商业服务、基层供销、邮政物流、农村金融服务等资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已建网络,逐步开展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以及承办公共服务收费等服务项目,让直营连锁店成为一个多功能服务平台。 ”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我省将新增10个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县,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营销网络,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搭建城乡双向流通网络,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鲍亮亮)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