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合肥冰雪天气应急预案 比国家和省定标准更严

2014年01月10日 09:49   来源:安徽商报   

  合肥市应急办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合肥市冰雪灾害天气应急预案》做了详细解释和补充发布。记者获悉,合肥近10年来每年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冰雪灾害天气,为此最近出台预案的响应标准,在国家和省级预警分级下调了一些数字,这也就意味着应急标准更高、响应将更及时。

  【权威解答】

  预警响应标准咋制定?在国家和省级基础上调整

  目前,全省已制定冰雪灾害天气预警的城市,只有合肥和马鞍山,“合肥的预案和预警分级标准,是在国家、安徽省气象灾害和预警分级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一些数值下调了。”合肥市应急办主任汪涛介绍,通过比较合肥与北京的预警级别发现,合肥的响应级别确实不低:在时间上,蓝警和黄警两市均为12小时内,但橙警和红警两级时间划定上,合肥仍是12小时之内,而北京提升到6小时。

  铲雪除冰队咋调配?各部门已分配好各自任务

  借鉴2008年应对冰雪灾害天气的有关经验,合肥市建立了铲雪除冰队伍,同时购买了铲雪除冰专业设备,汪涛也介绍了全市主要铲雪除冰的队伍。 “市政工程管理处建立了铲雪除冰应急大队,负责合肥市所有高架桥梁畅通;市交通局下辖公路局,有专门的铲雪除冰队伍负责出城道路和各省道;市绕城高速公路管理处,负责高速公路;城管和园林部门也有铲雪除冰队;此外还有合肥市军分区、预备役和军事院校等力量做后盾。 ”

  执行不力咋追责?按照相关条例视情况处理

  汪涛解释,针对未按要求采取措施、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目前会按照相关行政处罚条例、党员干部纪律处罚条例等,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针对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预案一年用几次? 2008年大雪为“红警”级别

  “对照现在的四级预警,自2003年以来合肥市共可启动一级预警1次,即2008年;二级预警2次,为2008、2009年;三级预警4次,四级预警8次。 ”气象台台长方茸介绍说。

  【应急措施】

  Ⅳ级预警措施:关注流浪人员

  加强城市商业区、车站周边、街头巷尾和桥(涵)洞等部位巡查,及时发现并救助流浪、乞讨和遇到临时困难的外地人员。

  Ⅲ级预警措施:及时发布消息

  宣传部门组织新闻单位及时播报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广泛宣传防雪防冻、燃煤取暖安全等基本常识。

  Ⅱ级预警措施:统一调配资源

  市指挥部统一调配市域内应急资源,启用市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受理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请求,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援。视情协调驻肥部队、武警和军事院校官兵参加铲雪除冰等救灾工作。

  Ⅰ级预警措施:医院开辟绿色通道

  市指挥部七个工作组实行联合办公,抽调专人24小时值守,向社会公布有关热线电话,发布抗雪防冻全社会动员令,全面开展抗雪防冻、救灾抢险工作;组织志愿者行动和送温暖活动,支援重灾区抢险救援工作。 “卫生部门要及时开展受伤、冻伤、煤气中毒人员院前急救、医疗救治和疫病防控工作。”汪涛说,以往一到冬天110经常会接到关于煤气中毒的报警,“每年都会有几十件;而且一到冬天,骨折的人数就会增多,医疗单位要开辟绿色通道,及时整治骨折患者。 ”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