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学习外号十多个 学生:被人称学霸压力蛮大

2014年01月10日 15:05   来源:每日新报   

漫画张驰

  在很多人印象里,上学时同学们互起绰号很常见,比如“小胖墩儿”“小豆芽”等等。不过最近几年这些外号重新进行了划分,标签也越来越细。根据“人人网”上流传的一种细分法,学生们共被分为十多个等级,包括学魔、学霸、学神、学痞、学民、学弱、学渣、学残等等。上周,记者走进本市中小学进行了采访,发现这些流传开来的学习外号背后,隐藏了学生们不小的压力。

  学霸到学渣是一家学习外号成为“民间共识”

  何为学霸,何为学渣?按照网上流传的细分方法,主要根据学生成绩分类,可简单归为学霸、学民、学渣三类,按成绩分上、中、下的层级,三个层级又具体细分出十多种类别称号,包括学魔、学霸、学神、学痞、学民、学弱、学渣、学残等。这些称号在同学之间已经流传开来,并形成了一个“民间共识”。其中,学霸一般是指成绩上层的学生,往往是全班的膜拜对象,成绩从来不出全年级前十名。学神则潇洒很多,专指天资聪慧、学习高效、高大帅气、青春靓丽者。被大家调侃为学痞者,定义为:成绩好,有点痞,上课睡觉,下课玩闹,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但成绩仍很好。此外,还有学习走火入魔的学魔、在某个学科超乎常人的学鬼等。

  学霸压力不小 学民两头不靠 学渣有点自卑 同学们寻找归属感

  别看在字眼上只有微妙差异,反映在成绩上却是千差万别。特别是中小学生自尊心强、敏感,情绪波动大,这些学习外号,有时候会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还会带来一些心理负担。

  “同学们都叫我学霸,谁让我总考年级第一名呢。虽然听起来很自豪,其实压力不小。”某重点中学初三男生小林直言,因为一次失手,他从年级第一滑落到了年级第五,虽说排名下降得并不算多,成绩也不算差,但是反映到了同学们的态度上,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成绩公布之后,就有人议论说没想到学霸也会失手。听完这个话我很难过。”记者发现,学霸这个层次的优等生,除了学习上的压力,他们往往也会为这些名誉所累——既然是学霸,成绩当然每次都要拿第一;既然是学霸,理应比其他人更遵守纪律;学霸都不会这道题,我竟然做出来了……不少被称为学霸的同学说,学霸听起来美妙,其实做起来辛苦。

  相比学霸,班上更多的同学属于学民,名次在20—40名之间,属于凡夫俗子的中层系列。采访中,一些学民也道出了心声——他们有时会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考不到好成绩,这样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与此同时,他们也会认为自己比成绩差的同学有优越之处,如果和学习不好的同学交往,有可能让自己也退步。“在班上我们属于经常被忽略的那群人,表扬没我们的份,批评也轮不到我们。爸妈鼓励让我多和好学生接触,又担心我和成绩较差的同学交往。”一名中等生这样说。

  除了学霸和学民,成绩处于下层、一般是最后10名的学渣所承受的压力更容易被理解。采访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在他的班上学霸叫得响,学渣没人叫,“因为对方会不高兴”。

  一下课都是小圈子在活动 一帮一学习小组怎么不见了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现象:伴随着越叫越响的学习外号,我们印象里上学时经常会组成的一帮一学习小组似乎越来越少了。一位老师这样解释:除了课业负担,现在90后的孩子追求个性,学习小组活动推广起来存在困难。“这类活动原来开展特别容易,学生们积极性也高,一下课好学生就给学困生讲题什么的。这几年一提到建立学习小组,一些好学生的家长首先就提出了意见,觉得浪费了孩子的宝贵时间,而且他们认为学习方法属于战术,怎么能相互交流呢?”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家长们的种种顾虑,再加上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最后学习小组活动被迫取消。

  上周,记者在本市某中学课堂上看到,每逢下课,同学们就自发形成了几个小圈子交流着各类话题。稍一打听,原来这些小圈子往往也代入了学习成绩等因素。“学霸总和学霸呆在一块,学渣跟着学渣混,这个太常见了。毕竟大家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学渣怕被学霸看不起,学霸担心被学渣说目中无人。”一名同学举例道。

  同学说

  成绩并不是交朋友的唯一标准

  不愿接触是因为不够自信

  此外,还有不少同学说出了他们的观点:其实对于90后甚至00后,成绩早就不是他们交朋友的唯一标准。除了学习,他们更看重有没有共同的兴趣,因为这决定着是否有共同的话题。采访中,南开中学国际部高三男生冯骏达告诉记者,他的成绩在班上属于中游水平,按理说应该和学霸学渣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却和很多人成为了好朋友。“我们有时候聊书,有时候聊足球、聊电影。其实在我看来,很多中学生在交朋友这件事上不是那么功利,并不太看重成绩,而是以兴趣为出发点。”记者发现,除了拥有好人缘,冯骏达十分开朗,对于备考目标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可以说,由于课业负担以及备考的压力,不少同学其实期望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希望得到书本之外的共鸣。

  老师说

  同学之间应该先学会相互尊重

  南开中学常虹老师近年一直关注班级里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她看来,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间互相尊重。“取外号和喊外号若只是一种学生间相互开玩笑的方式,则无须干预,要是用它去攻击别人,那就是种不尊重。如果发现某位同学因为外号而闷闷不乐,影响了学习状态,那么就该杜绝取外号的状况发生,但如果某位同学很刻苦、成绩优异,被叫做学霸,大家也都认可他,这也可起到一种模范带头的作用。”常老师这样说。

  第四十二中学韩峥老师认为,90后这批孩子,学习外号其实更多是一种调侃,老师在关注的时候,需要掌握火候。“在我看来,我更希望这些外号能够激励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孩子们的心胸宽广点,眼界放远一些,自然不必理会这些外号,他们会了解到认真学习、快乐生活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

  专家说

  天津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王虹翔主任认为,学生们热捧这些外号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它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他们对考试的一种焦虑,也是这一代人特有的对压力的处理方式和表达方式。学霸顾名思义必然是那些学习成绩总是很优异的学生。可学渣并不能算是学霸的反面。愿意叫自己学渣,或者干脆说自己有学癌的,其实他们还没有自暴自弃。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叫“反向认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像这样为了缓解心理压力适当地来一点阿Q精神也还是可以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如此明晰的三六九等分类,放到哪一个学生身上,也不可能会简单地一笑而过。反过来讲,即便这些学习外号是学生之间自我调侃、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也仍能明显折射出中学生们的不快乐。

  链接

  学魔:对学习走火入魔,癫狂状态,不做题会死掉。

  学霸:隐匿在人间有头脑的高智商人物,社交范围广泛,融合契合度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高端大气上档次。

  学神(学帝、学仙、学圣):高大帅气,青春靓丽,不食人间烟火,天天游走在高难度的练习册当中却依然风华正茂。

  学痞:他们上课睡觉,下课玩闹,但他们的成绩仍然很好。

  学民:智商均衡,膜拜学霸,却瞧不起学渣等人物。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总有一天超越学霸,因此艰苦奋斗。

  学弱:他们因为没日没夜地熬油点灯,已经身体虚弱,不堪重负。

  学渣(学灰):智商处于半疯癫状态,兢兢业业,刻苦学习,却总是不得志。

  学残:智商处于全疯癫状态。他们已经被学习折磨得痛苦不堪,没有人样。(记者刘德胜)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