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土地有了"绿卡"

2014年01月13日 09:16   来源:解放日报   黄勇娣

  原标题:“宅前5亩地,拿到了‘绿卡’”

  朱萍是金山山阳镇长兴村六组的村民。以前,说起自家的5亩地,她只能远远指一个方向,含糊地说“两块田在那里,还有一块田要隔几块地”。但现在,她把一本绿证书摊到了记者面前:家里3块地,每一块面积都登记在册,还编了代码,地籍图上“圈”出了位置。

  “心里踏实多了。虽然土地流转了出去;但凭着这个‘绿卡’,每年的流转费少不了。要是碰到征地,我们也有了谈判依据……”朱萍当教师的老父亲说,有了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就像买房子拿到了房产证。

  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这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实际上,早在2011年,金山区已率先成为全国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地区之一,到去年底完成了35个村的土地确权登记,并探索出了一套较成熟的工作机制。

  预计到明年,金山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将全部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到底能给农民、农业、农村带来什么?确权登记过程有什么难度?记者开展了调查。

  权属关系变化多,土地确权不容易

  土地确权登记,如何操作?长兴村党总支书记沈权说,他们先开村民代表大会,宣传政策作动员,之后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弄清每户人家承包地面积位置,绘出位置草图,然后在每个村民小组两次公示。

  有异议就重新核实修改。公示结束后,再挨家挨户请户主签字确认。最后,增添了位置图的“绿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正式发放给所有农户。

  近些年来,土地权属关系变化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村民杨永明家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记者看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一页显示,他家的承包地在2009年由于土地征用减去了2.6亩,变更后剩下3.9亩。据了解,农田被征用,村民被纳入镇保,自然变迁,这些变动,都须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体现出来。而每户人家的每次变更,需要经过严格核实。

  山阳镇经管所的老颜,参与了确权工作。他说,为了弄清各家各户在1999年二轮延包后的面积以及10多年来的变化,他们到村档案室或区档案局找到每一户村民在1999年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以及2009年发放到每家每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长兴村会议室里,他们往往要摊开70多本资料才能开展工作。有时,一些村民还会提出,自家孩子的承包地“漏”掉了。老颜他们又会去核查户口本等资料,之后再向村民耐心解释:1999年8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无法再按人头获得新的承包地……

  目前,长兴村顺利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325户村民拿到了新证书,1009.17亩耕地被登记。今年,山阳镇又将启动华新村的土地确权工作,这也是该镇最后一个有承包地的村子。

  土地利益越来越大,农民“寸土必争”

  “最初,土地确权遭遇的阻力,主要是村干部认为工作量太大。”下转7版

  (上接第1版)金山区农委主任张亚军表示,这还好办。更棘手的是“上门签字难”——对于自家必须登记的承包面积,一些村民不愿签字认可。

  这主要是因为,如今土地利益越来越大,农民对确权所能带来的期望越来越高,变得“寸土必争”了。而此前,在1999年二轮延包时,由于种田效益太低,还需缴纳农业税等因素,有些村民放弃了种田,主动减少了承包合同上的面积。

  长兴村村民时德龙告诉记者,当时他家承包地只有4.2亩;但其他村民都要外出打工,纷纷把田“让”给他来种,为此有些人还特地请他喝酒吃饭。结果,他又多“捡”了37亩田来种。他家在1999年签订的承包合同显示:承包面积4.2亩,实种面积41.6亩。

  现在,那些村民后悔了,纷纷要求“补”回原来放弃的田地。要知道,多一亩田就多一笔租金收入,今后还可能带来更多的增值机会。

  对此,张亚军解释说,1999年签订的二轮承包合同是基本依据,不可能大范围改动;但对于那些“奇多”或“奇少”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来讨论和协商,若大家同意,就可以对某户村民的承包地“恢复历史原状”。

  时德龙的承包地,就属于“奇多”的情况。现在,他家新证书上的承包地只有“2亩”,是考虑了特殊历史情况,也因为他家有两口人被纳入了镇保,承包地相应减少。老时对此并无异议。而朱萍家则属于“奇少”案例。1999年,她家主动放弃了大部分承包地,结果一家5口只剩1.6亩承包地,如今也“补”回了3.4亩。

  让张亚军感到高兴的是,2009年前后本市向农户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金山区在此期间扎扎实实理清了各种复杂的土地权属变化,为本次土地确权登记打下了基础。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确权登记是第一步

  张亚军告诉记者,土地确权登记,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一项举措;今后,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农民有望获得“更多财产权”。

  54岁的长兴村村民倪美华想得十分实际。她说,把那本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藏在家里,那3.9亩承包地就是“我家的”。虽然现在自家不种田了,把土地通过村里统一流转给专业大户种植;但每亩每年可获得750元土地租金。今后,要是碰到征地,家里人也可以据此获得相关的保障和补偿。

  她还开玩笑地说,即使暂时承包地不动迁,今后夫妻俩老了,孩子也能拿着证书找到自家田地在哪儿。而朱萍的老父亲,还有更多期待:“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来承包经营权还可抵押、担保呢。那时候,农民的财产权益将会更大……”

  在廊下等镇,农民较早就将承包地统一流转了出去,如今成了整齐划一的万亩粮田。今后,农户如何才能找到自家承包地的位置?对此,张亚军表示,土地确权包括确地、确利等多重内涵,对于大面积平整的田地,虽不能确定每家每户“四至边界清晰”的位置;但可以通过发放权证实现“确利”。不管今后田地如何变迁,但农民的承包地面积和权益不受影响。

  有人曾担心:把土地经营权证发放到每家每户,会不会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践证明,土地确权后,农民可以更放心地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且,土地确权也是实现规范流转的前提和基础。金山区的数据显示,目前土地流转率已达81.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助推了当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