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超半数上海老人担忧保障 地方提议减税发展养老

2014年01月16日 01:24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52.4%的受访老人对未来的养老保障感到担忧。

  2014年1月14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上海60岁以上老年群体生活质量调查显示,受访老人对目前生活中最担忧的是健康状况和养老保障,并且,对养老保障担忧的人数超过一半。

  根据公开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亿人,但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每一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只有25张。此外,尽管企业退休养老金连年上涨,但多位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养老金不够用”。

  在此背景下,“养老保障”成为目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热议话题。有观点指出,应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中国养老模式,同时把养老服务纳入政府工作的考核内容。

  养老保障问题突出

  上海市老年群体生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末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7.32万人,占据了户籍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这些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和养老金,其中有六成老人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上,但也有11.5%的老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受访者中一半以上老人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老人在生活中担忧最多的依次是自己或老伴健康状况、未来的养老保障、生活开销和经济负担、生活起居的日常需要以及子女的家庭生活。

  在这些老人的日常开销中,“食品”和“医疗保健”占据了大多数。几乎全部受访老人一致认为,平时支出最多的是食品。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平时支出占第二位的是医疗保健。

  上海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据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央农村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丁智勇2011年对哈尔滨市12个县乡的调研,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已经超过50%,超过六成的农村老人受基本生活来源困扰。

  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养老服务机构日渐被人们关注。与此同时,养老服务机构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一方面,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守旧,很多老人并不愿意入住养老院。

  河北某县养老院的副院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县城的老人对养老院比较排斥,因此,该院的入住率并不高。

  地方酝酿养老新模式

  在日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养老保障”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普遍讨论的热点。

  广东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90%的老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支持下进行家庭养老,7%的老人由社区提供日间照顾和托老,3%的人入住养老机构。

  河南省工商联在一份集体提案中也表示,建议探索通过适当减免个人所得税和补贴房租、水、电、煤气费等形式,引导鼓励子女或亲属与老人就近居住,为自家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但各地在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坦言,2013年底,广州共建立1460个星光老年之家、146个社区养老服务部,但且不说这些硬件能否满足广州130万的老人需求,这些设施还往往被居委会、公疗站等挤占,未能发挥养老作用。

  为此,孟浩建议政府加强规划统筹,引导养老机构设施的场地规划与建设,除了加强财力投入外,迫切建设起一批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并且把这些内容纳入政府工作的考核中。

  孟浩希望政府能够加大为困难老年人购买服务的力度,通过税费减免、经营补贴、就业优先等刺激性鼓励政策,来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责任编辑:彭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