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013年外贸进出口突破14亿美元 增长21.2%

2014年01月29日 15:35   来源:青海日报   

  岁末年初,青海省外贸战线传出喜讯:“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到2015年,全省对外贸易突破13亿美元”,而到2013年底,青海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4亿美元大关,超额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的全省对外贸易增长10%的目标任务,提前2年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据海关统计,全年全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14.03亿美元,同比增长21.2%,超过全国增速13.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国第六位。其中出口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进口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5%。

  2013年,青海省商贸系统深入分析青海省当前进出口形势,研究提出十八条具体实施措施,从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调整法检目录,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贸易便利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对外贸企业发展给予政策助力,解决企业难题,切实给外贸企业排忧解难,促进全省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对外贸易持续高位增长

  自2010年起,全省对外贸易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仅仅4年的时间,就从7.8亿美元,跃至14.03亿美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到2013年,青海省已基本实现由出口高耗能产品占绝对比重向出口具有青海特色的资源优势产品转变。

  全省硅铁出口13638万美元,同比下降31.48%,占全省出口总额的由2012年的27.3%下降至16.1%,下降近11个百分点。而具有青海省资源优势的地产产品出口比重由2012年的33.46%提高至40.16%。其中胴体羊、枸杞、冬虫夏草、山羊绒、三绒制品、地毯以及镁合金、化成箔、穆斯林民族服饰等骨干商品出口总值近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0%。

  经过多年培育,目前青海省已形成以资源加工型为主的骨干商品;以藏毯、民族服饰、三绒纺织、高原生物制品为主的特色产品和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优势产品组成的出口产业构架。

  贸易主体多元化

  2013年,全省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1151家,同比增加99家。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142家。其中,有出口业绩的企业102家,出口上千万美元的企业27家,出口额增加近1亿美元,共计实现出口74532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8%,提前实现青海省确定的“到十二五末,培育20个进出口额上千万美元的企业”的目标任务。出口500万-1000万美元的企业7家,同比增加4家,出口额增加3100万美元,共计实现出口5218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2%。

  2013年,全省国有企业进出口占比由2012年的26.35%下降到11.55%;私营企业占比由64.96%提高到78.28%;同时经过培育生产型数量占全省进出口企业总数70%以上。一大批具有出口潜力的非公有制企业正成为青海省扩大出口的重要力量,对全省对外贸易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原材料代理进口大幅增长

  2013年全省煤炭进口近2亿美元,成为青海省第一大进口商品;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转型升级的机电设备进口由于进口周期的原因累计实现进口1.56亿美元,进口值占全省进口总值的36%;传统骨干进口商品氧化铝进口0.8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额的14%。

  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

  2013年青海省与166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比上年同期增加66个,主要为非洲新增国别21个,南美洲新增国别20个,澳洲新增国别7个。其中日本、中国香港、巴基斯坦、美国、韩国仍是主要出口市场,对上述国家和地区共计出口3.9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6.6%。印尼、澳大利亚、德国仍是主要进口市场,分别进口1.7亿、1.1亿美元和0.94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值分别为的30.6%、19.8%和16.9%。在9个国家20个地区设立了境外营销网点。

  出口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实施出口品牌战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目前,已形成以“柴达木”、“圣源”、“布哈拉”、“雪舟”、“藏羊”、“三江源”、“物通”为代表的七个中国驰名商标和“茫棉”、“青海青”、“马佳肴”、“布绣嘎玛”、“天地乐”等为代表的20余个青海著名商标。

  同时,依托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性示范基地“青海省藏毯产业基地”、“青海海西州绿色食品暨保健品基地”以及“青海穆斯林民族服饰及用品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基地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通过地缘和民族优势,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建设省级出口基地,有力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来源:

(责任编辑:彭博)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