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万企转型计划:首批1.2万家企业效益将提高50%

2014年02月10日 13:18   来源:城市快报   刘晓艳

  “中小”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弱”,但同时也意味着会“长大”,在坚持改革统领、创新驱动下转型调整,有着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津《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4-2016年)》启动:三年时间实现1.2万家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整体效益提高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00家以上。这一行动计划中不仅强调企业的创新,更强调政府和全社会的扶持。有了春风、春雨,小树苗更要乘着强劲的东风生长,向着更高的天空生长。从今天起,本报将开辟专栏,走进中小企业,聚焦万家中小企业转型发展。

  “万企转型升级”是新春伊始“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吹响的第一支号角。“正所谓要‘铺天盖地’更要‘顶天立地’。”南开大学商学院杨俊副教授谈及中小企业转型时说,中小企业转型发展,需要的不仅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原动力,也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全方位支持。

  谈及现状,杨俊说,目前天津的中小企业在活跃程度上,和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在创意产业、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也表现出相当的发展势头。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我们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高。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尽管这几年总量上增长迅速,但总体仍然不如江浙;我们的中小企业尽管在质量上有一些提升,在一些新兴行业形成了重点产业布局,但在传统行业仍相对更加集中。杨俊列举出这样一组数据来说明:2012年,开发区、保税区和高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在6000多家,其中列入科技小巨人计划的有300多家。但从创造的效益来讲,6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年平均收入不足0.6个亿,但几百家科技小巨人年平均收入能达到3至4个亿。

  “从国际上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改变中小企业结构转型的一个最关键因素是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包括他们的视野。”杨俊说,尤其是在企业发展国际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平台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转型更需要高潜质的创业者。“‘有胆’‘能吃苦’就能创业成功的例子,可能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需要提高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而在引导企业方面,杨俊指出,政府要根据天津的优势资源,如高校和科研院所,并结合国际需求,从整体上去考虑产业布局,定位发展什么样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的引导,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比较关键。

  在微观层面,可能需要政府去做更多的工作。如政府不仅要鼓励创业,给出一些如税收、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还要针对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包括一些关键要素和战略行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把现有措施更丰富化。不仅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的问题,还要有后续支持,包括融资、公共平台的搭建等,如达沃斯论坛、津洽会等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机会。

  此外,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还需要通过政府去整合一些教育资源,加大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家的培育力度,提高技能,改变固有观念。如为企业家提供法律、战略、创新等方面的培训等。

  杨俊还特别指出,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还需要营造一种容忍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支持条件。“在美国,创业失败是光荣的事,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失败多不愿意去谈,认为是很丢人的事。”此外,社会需要降低失败的机会成本。比如人到30多岁,应该是创业的中流砥柱,这个年龄有工作经验、有资金积累,但如果创业失败,可能会面临社会保险等生存问题。

  尽管政府职能部门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但杨俊也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一个问题:那就是可以发挥如孵化器、创业中心等平台的作用,但不要太多行政力量去干预。给企业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这一点对中小企业发展更为重要。

  天津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总体目标

  今年启动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首批确定1.2万家中小企业,通过3年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企业整体效益提高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00家以上;工业园区每公顷税收提高50%,商务楼宇每平方米税收提高50%;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5%,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主要路径

  改造提升

  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3年完成技术改造3000家,研发“专、精、特、新”产品(技术)1000项,实现有效专利1000项,实施管理提升企业5000家。

  产业转型

  引导传统加工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支持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发展,支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电子商务。3年实现产业转型500家,培育电子商务企业1000家。

  关停重组

  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一批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3年淘汰关停700家。化解过剩产能,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兼并一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产收购、产权受让、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合重组。

  载体升级

  对各类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特别是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的产业集聚区整合改造提升。培育发展电子商务、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软件设计等特色产业集群。3年推动30个工业园区转型升级,80个商务楼宇全面提升。

  政策措施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

  支持融资创新服务 鼓励发展电子商务

  支持产业集聚发展 鼓励集约节约用地

  支持企业重组退出 支持企业节能降耗

  支持稳岗就业创业 支持开展技能培训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