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日前,大东区出台《大东区公务员行为规范》,对公务员的清正廉洁、品行端正等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首期报道题目:《大东出公务员规范禁婚外情、见义不为》
3197个字,从履行公务,延伸到8小时工作外。大东区5000余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头上多了一个“紧箍咒”。
作为我省区县出台的首个公务员行为规范,《大东区公务员行为规范》出台的背后有哪些故事?起草中有哪些阻力和顾虑?
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该规范的起草人,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张书记。
历时近两年 易稿近20遍
记者:这部《规范》起草历时多长时间?
张书记:近两年时间。制定这个《规范》不能图快,必须每一条、每一句话、每个词儿仔细论证、研究、推敲。不仅要指导全区3000多名公务员的日常行为,事业单位的人员也在规范范围之内,一共有5000~6000人。这个文件有点像立法,相当严谨、严肃,前前后后修改了近20遍。
记者:这个《规范》最大的亮点、创新在哪?
张书记:最大的创新是增加了公务员8小时工作之外的行为约束,这是前所未有的。前些年我区曾出台过类似的干部行为规范,但规范的都是履行公务方面的行为,这次将公务员日常的社会生活也进行了规范。
记者:为什么要增加8小时以外的内容?
张书记:像赌博、婚外情、吸毒、网络散布谣言等,这些都是最新的、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错误行为。
当前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公务员在这些问题上犯错误,群众深恶痛绝,对公务员的形象影响很大,需要有这样一个《规范》进行约束。
阻力没有但存在质疑
记者:起草中受到一些阻力吗?
张书记:阻力没有,但是由于各个部门所站的角度不同会存在质疑。我们一一交流,给予解答。有的采纳了其他部门的意见,有的维持自身意见。
比如,在违反规范要受到处罚方面,这些规范要与年度考核挂钩,有的专业部门就会提出如何进行监督、约束等技术环节的问题。但大的方向彼此都是一致的。
记者:这部《规范》经历了哪些程序、部门?
张书记:程序很复杂。草稿要先拿到组织部和纪委审阅,首先宏观和框架上达成一致;再拿回来深入修改;之后再上政府常务会;再修改;又征求人大和政协的意见;最后上区委常委会通过。
记者:我省其他市、区、县都没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大东区是怎么考虑的?
张书记:没人给我们下任务,纯属自加压力、自选动作。国家有个总的规范,各省、各市都没有这个规范。我们感觉应该紧跟形势,这些年公务员违反公务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很多,影响形象,老百姓不满意。另外“八项规定”以来,对公务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该出台一个。
记者:从《规范》出台至今,有两个月时间了。成效怎么样?
张书记:这是一项基本行为要求,是指导长期行为规范的,不像出台一项纪律规定,会立竿见影。上半年,我们将组织学习,让规范“入脑”“入心”,还将抓一些反面例子、树立一些正面典型,逐步强化大家的行为规范意识。
■网友声音
缘:中国就该有这样的制度约束,范围还应该扩大至全国各个行业。
辽河小鱼:条条框框已经够多的了,就不要锦上添花了吧!能够把以前的认认真真的执行了就OK了。关键在于执行和监督的力度。其他的都是形式主义。
laurel:管得太宽了吧,你们公务员就把本职工作做好,切切实实为老百姓服务就妥妥了。
正义:普通公民都能做到的人为准则,现特定为公务员规范,真是可笑之至。(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陈婵婵)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