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名2岁多的孩子晚上出红疹,家长跑了多家药店都关了门,最后在一家医院,一位女医生问明情况后,开了4片扑尔敏,药价:4分钱!2月7日,当网友“@溜溜的闯”在微博上晒出这张处方后,迅速引爆了网络(2月10日《大河报》)。
4分钱能买到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费一番思量。在超市都不收分币的时代里,竟然有医院开出4分钱的处方,而且治好了娃娃的病。有网友质疑,这不是一场精心的炒作吧?但是更多的网友纷纷点赞,大呼这张处方是“业界良心”,并且跟帖晒出了自己的“廉价”就医经历。
开出这份药方的秦瑞娟医生更表示,“我个人感觉没什么,很多医生都会这样做,我身边的很多同事都是这样的。”由此可见开“廉价”处方并非个案,而是这家医院的工作常态。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今年年初媒体报道的“走廊医生”兰越峰,她因多次反映所在医院的“过度医疗”现象而被迫在走廊办公600天。尽管该医院已经让兰医生复岗,但是对比秦医生所在医院奉行的适度医疗理念与实际行动,兰医生所在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过度医疗”问题长达600天的“集体无意识”,是否该觉得脸红呢?
借用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理论,医护人员面对如兰医生这般坚持职业道德而受排挤的迫害者,不能声援力挺,而是持旁观漠视态度,任由她受到不公正待遇,何尝不是一种“平庸之恶”?
而该脸红的不仅是医院里“沉默的大多数”,还有那些不理解医生“适度医疗”苦心的暴躁“医闹”们。同样是近日的新闻,深圳一医院医生为避免抗生素滥用,不建议对患病的一岁孩童输液,但此举却遭到患儿父亲怒斥,还对医生大打出手,数次掌掴,致医生嘴唇和牙龈破裂伤。
医生的专业意见被偏执的患者家属误解,折射出当今社会对“过度医疗”的接受度已然走火入魔。不知道如这位父亲般曾经作出“医闹”行为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看到“4分钱处方”治好娃娃的病这则新闻后,是否该为自己的莽撞行为脸红呢?
当然,适度医疗不等于追求最便宜的处方。如果为了治病需要且不会造成抗生素滥用、检查滥用,百元处方也是正当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来判断处方是否属于“过度医疗”?俗话说“医者父母心”,但是对于医生处方权的监督不能仅停留在“凭良心”的层面。不妨建立完善机制,通过第三方中立机构对病情、处方进行综合判断,赋予患者事后讨说法的权利。
“4分钱处方”难以复制,但是这份处方却让迷茫、纠结中的医患关系看到了曙光的方向。笔者坚信,只要医生凭良心开药、科学开药,医患矛盾自然冰消瓦解,重回那个“白衣天使”的年代。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