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各大门户网站和财经网站上,一条题为《21省(区、市)下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迎来换档期》的新闻被贴在了吸引网友点击阅读的显著位置。这条新闻说,截至上月底,已有28个省(区、市)公布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其中多数省(区、市)下调了增长目标,与去年增长目标多数超过10%相比,今年过半数省(区、市)的增长目标被框定在10%以内。
无论是“换档期”的文稿主题提炼,抑或通过专家之口将此主动下调之举上升到契合和回应中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政治高度,笔者感觉多少有点儿“过”。其实,半数以上省(区、市)下调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更多建立于对今年国内外经济走势、市场趋势相较于往年的、更为精准务实的预判上,以及对结构调整带来的好处有了更为直接的体验与享受之后所做的综合考量,它无关“政治权衡”,更非为了迎合某种风向的“跟风”之举。
考量全球因素,今年1月以来,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纷纷下调了世界经济的增长目标。世界经济复苏性增长趋势重新走软始于去年四季度,今年1月下行态势进一步显现。外贸出口是国内经济三驾马车之一,世界经济走软中国外贸必受拖累继而连累中国经济增幅,所见,半数以上省区(几乎全系外贸比重相对较大的省区)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既属无奈亦系理性。无奈不难理解,理性则须画龙点睛——借此为进一步主动加大外贸结构调整提供新的内生动能,撑出一方新的内生型可调整空间。
“十二五”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只需7%,“十二五”前两年(2011年和2012年)实际增幅都在7.5%以上(去年是7.7%),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框定的增长目标仍为7%。然而,远比国内多数省份保守的诸如世行和IMF之类,依然将今年中国经济的增幅预测在7.7%左右,若再对去年7.7%的实际增幅稍作细分和辨析,人们不难体察或顿悟出各省下调增长目标,旨在通过“以退求进”,为本省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大、更多的弹性。就此,我们不妨择其重要举例析之:
首先,去年7.7%的实际增幅不是各行各业的普遍性增幅,而是有降有增、大降大增综合平衡之后的一个总体性增幅。去年,有色金属、钢铁、水泥、建材、产板玻璃、重化工等“三高”产业的绝对增幅、相对增幅普遍呈负数或同比减速,直至按季度衡量的环比减速。而计算机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新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及现代服务业各个门类,包括服务贸易出口的实际增幅,不但全部高于全年7.7%的GDP增幅,而且全部呈现为两位数的同比增幅。这说明去年增幅中的“主体部分”,系建立于体制改善基础上的增幅,而非继续依赖重复建设堆砌的高耗劣质增幅,说明调整带来的“新换旧”已能抵消调整带来的阵痛与不适。
其次,去年中国经济一、二、三产业构成中,受益于现代服务业增幅之强势拉动,第三产业在全部GDP中的占比,首次超过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这是从2009年起步的此轮结构调整开始整体初显成效的标志事件。尽管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痼疾远未革除,但前5年调整已令中国经济减肥强体、提质增效的前景变得日益清晰可辨。这样的判断并非出自非理性乐观,更非为了替谁贴金——别的均不再多言,仅去年全国非居民用电用煤用石油的实际增幅远低于7.7%的GDP增幅,就系又一个朴素加直白的印证。
去年12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再把GDP增长作为地方官员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一些网络跟帖遂将《通知》视为各省纷纷下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第一动因。其实,之前5年累加的结构调整成果,已为创新政绩考评体系提供了自信的“经济保障”。循此思路再作预判,明年的此时,我们当能以更为平实之心态,点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马年进展”。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