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开财产首位官员:有些官员子女财产比父母多

2014年02月17日 15:52   来源:羊城晚报    尹安学

  

  范松青近照

  今年59岁的范松青,当过记者、教授、纪检官员,辗转湖南、广东多个职位,履历丰富,生活平凡,没想过出名。

  一年前的广州市两会上,因为一份提案,身为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的范松青,瞬间出名:他呼吁广州在全国率先试行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公开制度,他还以身作则,率先公开了他的家庭财产情况。

  尽管一些人至今不相信,这位副局级官员仅有一套住房,而且只有72平方米。有人说他“坏了官场潜规则”,等着回家卖红薯。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去年“广东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

  一年过去了,范松青说,至今没有人给他直接压力。但他感觉不爽的是,官员财产公开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向前迈进,有些地方的试点却已经停止。

  老婆说我:住72平米旧楼还好意思晒

  羊城晚报:一年过去了,大家都很关心您,很担心您压力太大。

  范松青:说没有压力是假的,毕竟是“第一人”嘛。这一年,广州市政协领导十分关心、爱护我,我真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压力。假如说有压力,那应该是隐形压力,有些人可能表面不说,但背后可能会说,我的言行举措可能会让他们心里不爽。

  羊城晚报:您后悔自己的做法吗?

  范松青:怎么会?!提交提案是我的职责,呼吁官员财产公开,是我作为一名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应尽的职责。我无怨无悔。该说的话,我还会继续说;该写的提案,我还会继续写。

  羊城晚报:您很在意民众的看法?

  范松青:是啊,民意不可违。去年两会期间,我有空就上网,看网友的留言,有人质疑我,不相信我作为一名局级干部,住房竟然只有72平方米。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我也很难过,觉得自己被误解了,不知道该怎么向他们解释。我那时感觉有些无助。

  我老婆也抱怨我:你一个局级干部,连个别墅都没有,住在70多平方米的旧楼房,八楼爬上爬下,你还好意思晒?!

  不过,我很欣慰,多数人认可我,觉得我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去年年底,网友和评委投票,我竟然荣幸地当选“2013广东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从省政府参事王则楚手中接过大奖,我感觉那沉甸甸代表许多网友的信任,任何付出都值得。

  况且,我做的都是本职工作啊。

  曾有顾虑:怕出头,别人会说风凉话

  羊城晚报:网友估计觉得,像您这样级别的官员公布个人财产,不多见。这是不是与您的经历有关?

  范松青:那的确!我有着“工农商学兵、党政军民学”的人生履历,1997年之前就评上了主任记者、副教授、经济学副研究员三个高级职称。

  我当了7年记者,在纪委工作了10个年头。特别是在纪委工作,领导要求严格,我们也以身作则。查办那么多案件中,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不能贪。

  所以,面对记者的追问,我就敢公布自己的房产、工资收入,这都是我正规收入,我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羊城晚报:身正一身轻。

  范松青:不能说别人不好,我只是自己做的问心无愧。我身边的许多官员,他们都很清正廉洁。但中国人不愿意出头,担心别人说风凉话。我开始也有顾虑,怕“枪打出头鸟”。但我想,你等我,我等你,以后肯定是没人说。我是体制内的人,改革进入深水区,有些问题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了”。

  最大阻力:有些官员或子女财产说不清

  羊城晚报:一年过去了,现在怎么看官员财产申报、公开?

  范松青:我承认,实行家庭成员财产申报、公开有一定难度,有些问题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有些配套制度还不太健全,技术手段和公开条件还不太成熟,但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等到一个制度设计得十全十美,等到各方面条件百分之百都成熟之后,才去推行。

  这些年来,由于查处的官员腐败案较多,级别高,贪腐金额大,老百姓产生了“仇官”、“仇富”心态,认为官员是“无官不贪,无官不腐”。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官员财产公开。

  羊城晚报:官员财产公示,最大阻力在哪里?

  范松青:最大阻力就在于,有些官员家庭财产太多,某些财产难以说清来路。

  现在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官员子女的财产比父母多。为什么许多官员反对或不敢公开家庭财产?道理很简单,看看其子女的钱财就清楚了。有些官员账面财产并不多,但子女财产却异常多,叫老百姓如何相信官员的清廉?

  从表面上看,官员子女的财产与父母无关,但事实上,许多高干子女的财产,就是凭借父母的特权地位和权力资源的影响获得的。

  官员财产公开与否,这是一个显规则与潜规则的博弈,是一个权力与法律的博弈,是一个官员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博弈。这场多方博弈,归根到底是公众利益与官员利益的博弈。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实行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虽然急不得,也等不得。我们不应该寄希望于中央一声令下,马上施行。逐步试点推开的做法,还是可行的。

  羊城晚报:“官员财产公开”的说法,提了30年。在新疆、浙江、宁夏等地,曾经试行过相关制度,但没走多远就陷入了僵局,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范松青:我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先执行,以后全国各地都有了试点,然而由于阻力太大,领导人走政息,最终昙花一现。首先是因为,这个制度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官员财产公开即便是在地方试点,也应该制订相关法规,否则官员会以各种借口抵制,再好的构想也难以推行。

  感到孤独:体制内公开站出来的人太少

  羊城晚报:感觉现在对官员财产公示,呼吁的多,实践的少。

  范松青:这就是让我尴尬、很遗憾的事情。看看网络、报纸的报道,现在主要还是专家学者和媒体在坚持不懈地呼吁,他们多数是体制外的人,有时并不了解体制内的实际情况。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然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央纪委新的五年立法规划中,都还没有把官员财产公开的立法问题提到重要的立法层面上来。没有法规制度的先行一步,如何推行官员的财产公开?

  其实,最该站出来说话的,就是体制内的人。有时我真难过,为什么那么多清廉的干部不站出来,也支持这项于党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事业?有时我也想不通。

  我也是既得利益者,我有福利分房,有公车消费,有公费医疗,有稳定工作。我站出来了,但我感到孤独,体制内公开站出来的人太少了。

  现在我很理解决策者的苦衷。很多国家的财产公开对象主要是高官,或政府部门一把手,假如他们抵触,这项工作是不好开展的。

  今年关注:反对“四风”呼吁“精官简政”

  羊城晚报:今年两会,您将呼吁什么?

  范松青:我今年关注反对“四风”,呼吁“精官简政”。现在机构越精简越庞大,人浮于事,“官多兵少”、“十羊九牧”现象十分严重。“官多百弊生”,官多直接导致了“四风”积弊的泛滥。

  羊城晚报:这一年,对国家反腐有何感受?

  范松青:说个细节——以前每到年底,我会收到不少挂历,去年底没收到一个公家企事业单位印制的挂历。我现在挂在办公室的这副挂历,还是一个朋友自己掏钱印的。

  这启迪我们,世上无难事,就怕认真二字。认真了,任何难事都能做成,何况官员财产公开?!只要下定决心,找准时机,我们一定能办到。

  羊城晚报:今后有什么打算?

  范松青:前年我已将自己的新闻作品结集为《我为人民鼓与呼》出版了,去年又整理编辑了《我为反腐鼓与呼》,只待洽谈好出版社,新书马上可以出版。这里面汇集了我的反腐文稿,近百万字。算是我退休之前,对自己工作这40多年有个交代。

  我的书,都是自费出版的。

  我出身小县城,感谢党和国家的栽培,让我走到今天的岗位,我会永远为国为民鼓与呼。真的,我无欲无求,知足常乐。(文/图 记者 尹安学)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