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赞普:"大数据"驱动跨境贸易

2014年02月25日 09:17   来源:贵阳日报   刘文强

  一家生产服装的小企业足不出户,就能把产品卖到西班牙等国家,还创造超过50%的增长业绩。创造这一佳绩的幕后英雄就是“亿赞普”集团——一个依托“大数据”帮助中小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网络交易平台。

  “小企业”也能做跨境贸易,信息化浪潮翻涌的今天,这样的奇迹背后,隐藏的是“大数据”的驱动力。而“亿赞普”所做的,就是“释放”这种驱动力。

  电信运营商掌握海量的用户资源,能够连续不断地生成人们连续上网行为的“数据资产”。而大部分网络公司将它们闲置一边,谷歌却能通过用户数据挖掘推出精准广告产品而获取高额收入。

  受谷歌等公司经营模式的启发,2008年,对大数据产业颇感兴趣的罗峰在望京的一栋写字楼内创办了“亿赞普”,“玩”起了大数据——公司成立后,他不急于拓展业务,而是开展了大投入的研发,为发展“大数据”产业扎扎实实地打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亿赞普”在大数据处理和数据分类技术上日臻完善并遥遥领先——

  六年来,“亿赞普”不断构建大数据的创新生态体系,至今已连续两年入选国家863计划,成为2013年国家863计划大数据领域的牵头单位,并在大数据领域拥有75项全球核心专利。与此同时,“亿赞普”还提出了“知识即服务”的新理念。

  由“亿赞普”开发的KAAS智能云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以海量并行计算和存储系统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海量互联网用户、内容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挖掘出互联网中蕴含的商业智能平台。而这,也是“亿赞普”的大数据智慧所在。

  依托它,“亿赞普”通过与欧洲、拉美、亚太等地区的21个跨国电信运营商和数十万全球网站合作,使数据服务的范围覆盖96个国家的8亿互联网用户。据介绍,“亿赞普”每天处理的数据流量超过100TB,相当于50个欧洲中等国家每日数据量。

  这样的大数据平台,可以清晰地展示全球各个区域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喜好、市场容量等信息。通过它,商户就能面向全球数以亿计的潜在消费者进行销售,避免了跨境贸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为无数小企业争取到了实现跨境贸易的可能。随着基于大数据应用公司“亿赞普”的兴起,这样的跨境贸易逐渐成为常态。

  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即将举行,贵州全面提出了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构想。其中,贵阳提出,到2016年,电子商务将实现产值20亿元。

  采访中,“亿赞普”副总裁黄苏支表示:“作为大数据服务的企业,‘亿赞普’在选择合作的城市时,看重的就是像贵阳这样,对大数据有战略性的理解,并在积极营造利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的城市。”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