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消费受严控 合肥多处公园内高档会所关门

2014年02月26日 09:24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2013年5月,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严禁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茶楼等。如今,这项禁令执行得怎样?记者日前来到省城多个公园一探究竟——

  2月20日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合肥包河公园一水上景点——浮庄。入口处,验票员说只要是来喝茶的,就不用买门票。在一片茂林修竹的掩映中,记者走进这所典雅清幽的茶轩。只见大厅里,几排沙发隔离出一些相对独立的格子间,五六位客人在饮茶聊天。

  “你要点什么? ”一位服务员问。

  “这里能吃饭吗?我约了朋友,想挑个环境好的地方。 ”记者佯称请客。

  “不好意思,如果是中午,我们有简餐。 ”她客气地说。

  “哦,我朋友想用餐,对了,你们不是有包厢吗?”记者故意向外面看一下。

  “上面有规定不让就餐,只允许喝茶。 ”她语气里略带失落。记者要来菜单一看,都是各种茶水、饮料和甜品,标价与其他茶楼相差无几。

  “能办会员卡吗? ”记者看到菜单上有注明办卡的打折项目。

  “可以办,但也意义不大。 ”她的态度并不积极。

  “那晚上能在这里用餐吗? ”记者又问。

  “我们一般5点半下班,如果要吃简餐,差不多6点左右就结束了。 ”记者以朋友想吃饭为名,转身离开。在一个影墙后面,一溜小包厢关着门,记者看到上面贴着白色纸条:“中餐停止营业”。

  记者随机问一个在公园散步的市民,有没有到浮庄餐馆吃过饭。他对记者说:“没进去过,听说里面消费挺贵的。我经常在这儿锻炼,以前浮庄生意非常好,尤其是夏天。”他停顿了一下,“最近好像人少了。 ”

  随后,记者来到逍遥津公园,找到被称为“徽商会馆”的蘧庄。这是一幢徽派风格的建筑,占地面积不小,闹中取静。只不过现在大门紧闭,门上的对联落了一层灰。透过窗户玻璃,记者看到室内有案几桌椅,但摆放杂乱,一副人去楼空的光景。

  “请问这个会所怎么关门了? ”记者向旁边一个游乐场的收费员打听。 “去年冬天就歇业了! ”他告诉记者,过去公园里就这一个能喝茶吃饭的地方,每天挺热闹的。公园经营科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承包会所的老板因为合同到期,不干了,以后怎么运营也不知道。”据一位知情人透露,会所曾经由一个商会租赁,针对的都是熟客,用餐需要提前一天预订,人均消费至少300元以上。

  2月21日上午10点多,记者多次拨打杏花公园御盛堂会馆的电话,无人接听。记者便来到这座依水而建的会馆,只见门口上方写着“游客服务中心”,现在却“铁将军”把门。附近的一个摊主告诉记者,这个会馆关门已经好几个月。

  记者问一位带小孩的游客:“你在御盛堂吃过饭吗?”对方摇摇头说:“没有。这里不仅价格贵,而且听说主要接待团体会餐。希望这些地方将来能成为普通市民的消费场所。”公园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现在国家不准公园建会所,目前这个会馆已停业整顿,正在考虑转型。

  探访中,不少市民都对高档消费场所从公园里淡出给予了肯定。“公园就该姓‘公’,公益性才是公园的本质属性。 ”市民蔡女士说。

  对于上述现象,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现在公款消费受到严控,吃喝风不再盛行,高档会所的“萧条”实属必然,但是这却能改善干群关系,得到百姓拥护。公园是公共服务场所,不宜随便出租和滥用。高档消费场所从公园退出,有关部门就应该还公园本来面目,把这些场所好好利用起来,比如可以将其改造成积极健康的文化场所,既能提升城市品位,又能为百姓所用。

  安徽王良其律师事务所郭爱律师认为,公园是供公众休闲娱乐的地方,法律上属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不应成为少数人的娱乐“专场”。另外,公园会所的高消费,也会滋生腐败,必须予以取缔。(孙海涛)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