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24日 李柳身)

2014年03月05日 09:23   来源:地方新闻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24日在洛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柳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洛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与全市人民一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这五年,我们克难求进稳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项目引资双带动,大力实施“六加一”攻坚战,突出抓好“开放招商、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等重点工作,先后制定了应对危机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五年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16.6亿元增加到2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974.3亿元增加到25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77.1亿元增加到1257.7亿元。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40.8亿元,年均增长11.2%。

  这五年,我们加快转型调结构,产业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建设,大力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制定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产业链图谱,以十大园区、四大企业搬迁改造为重点,通过战略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五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973个,中信重工新重机、万基控股40万吨铝板带箔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铝精深加工产能110万吨,建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钛产业链条,一批超临界的火电机组取代了小火电,光伏电站、风电场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规划,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89个,景安IDC云计算产业园、中航光电技术产业基地、普莱柯动物疫苗产业化等一批项目加快实施或竣工投产,我市入选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五年累计实施重大服务业项目469个,会展中心、建业·凯旋广场等一批大型会展、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宏进农产品物流园区等一批物流项目建成投运,16个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加快建设。隋唐城明堂、天堂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成开放,牡丹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我市被评为“中国牡丹花都”。新增5A级旅游景区4家,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6%和17.4%,我市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中信、兴业、民生等25家金融机构落户我市,村镇银行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资本市场融资水平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成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分别增长22.3%和21%。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学研军融合发展,五年建立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75个,实施国家、省科技项目492项,荣获省以上科技奖177项,申请专利2.4万件。新当选院士1名,培养中原学者6名。中信重工、一拖集团等企业荣获省长质量奖,725所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9%提高到9.8%。我市荣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军民结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项目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五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1.3%。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强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火电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设施,涧西、瀍东污水处理厂得到改造提升,新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任务,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面完成。我市荣膺全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

  这五年,我们拓展提速抓城建,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功获批,城市建成区扩展到210平方公里,形成了先跨洛河、再跨伊河发展的格局,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4%。进一步拉大新区框架。新区规划面积拓展至515平方公里,五年完成投资1141亿元,初步形成了核心区、伊滨新区两个城市组团。核心区市政路网及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龙门大道改造,洛宜铁路改线,博物馆、高铁龙门站建设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竣工投用。伊滨新区主干路网框架已经形成,伊河治理初见成效,水、电、通信、热力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加快洛北城区改造。累计开工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面积7721万平方米、建成2835万平方米,改善了12.9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新建、改造道北五路、滨河北路等市政道路86条,路网结构更加合理。瀛洲桥、凌波桥等4座桥梁竣工通车,市区南北通行能力明显提升。新增供热面积927万平方米。增强基础支撑能力。坚持对外建设大通道、对内完善大循环,洛阳至西安、北京、深圳等城市的高铁通车运行;连霍高速洛阳段扩宽改造、郑卢高速洛阳段、洛栾高速以及洛伊、洛偃、洛宜、洛吉一期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半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新310国道、市区环城路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洛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竣工投用,民航客运吞吐量突破70万人次。西气东输二线入市管线、中石油安-洛线入市管道建成通气,结束了我市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洛阳西500千伏变电站等工程建成投用,新增110千伏以上变电站19座,各县(市)均实现了110千伏双电源供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坚持条块结合、重心下移,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格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期建成投运,实现了城区全覆盖。对498个老旧居民小区和185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开通公交线路22条,新购公交车辆1302台。环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4.4%提高到37.9%。“四河七渠”治理成效明显,水系品位不断提升。我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这五年,我们强基固本惠“三农”,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等高效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宜阳伊众肉牛、偃师众品生猪、栾川君山中药材等入选省级产业化示范集群。着力打造十大精品休闲园区和四大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栾川、嵩县被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积极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130家、家庭农场157家。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37座,全面启动前坪水库前期工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6万亩,解决饮水安全154万人。硬化通组通户道路11487公里,行政村客车通达率99%。实施农电素质三年提升工程,农村电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植树造林26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2%提高到4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平方公里,我市荣获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称号。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搬迁扶贫、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积极开展产业扶贫、社会扶贫,建设搬迁扶贫新村180个,实施整村推进350个,9.2万余名贫困群众喜迁新居,减少贫困人口29.9万。

  这五年,我们深化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强力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股权划转、增资扩股、资产转让等形式,积极开展与优势央企(省企)的战略合作。对洛轴集团等四家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推进黄河水泥等四家企业依法破产,妥善解决了破产企业职工的养老、医保等历史遗留问题。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建设,38家企业、325家事业单位完成改革任务。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整合政府投资公司,整顿规范融资类担保投资公司。市本级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税收征管改革和营改增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加大开放招商力度。围绕“4+2”重点产业,建立完善大员上阵、驻地招商、差别化考核、专项述职等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五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93个,累计到位资金2605亿元。成功引进了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等一批龙头项目,麦达斯铝业5万吨轨道车型材及车体大部件、龙鼎铝业6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四季沐歌太阳能工业园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在洛投资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分别达到24家和35家。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0亿美元,年均增长12.4%。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群体,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08年提高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由150家增加到330家。

  这五年,我们改善民生促和谐,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多实惠。坚持办好省定、市定惠民实事,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年来,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980亿元,年均增长18.1%,占地方公共预算支出的6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820元和8756元,年均分别增长11.1%和13.8%。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取暖降温、“班班通”等重点工程,新建、改建中小学208所、幼儿园761所,城市区义务教育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引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枫叶国际学校等教育品牌,新建各类民办学校248所。实施高中阶段提升工程,普通高招上线人数连创新高,一本上线人数实现翻番。新区教育园区初具规模,洛阳师范学院等6所学校顺利入驻。职业教育快速发展,4所职业院校成功升格。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年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0万人。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企业退休人员每月人均养老金从1104元提高到1758元。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类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顺利实施。逐年提高保障标准,保障城乡低保对象33.4万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76万平方米,竣工821万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1.6亿元,解决了11.5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8.1万户。增强公共卫生、文化服务功能。实施优势医院倍增计划,新增床位5410张。城区居民15分钟就医服务圈初步形成,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首家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对外开放。文化惠民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荣获文化部群星奖。成功举办了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洛阳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平安洛阳建设,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信访形势平稳向好。持续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整顿,保障了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坚持打防并举,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五年,我们转变作风提效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199件,政协委员提案1867件,满意率均达98%以上。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2部,出台、修订政府规章37件。深入开展“环境创优年”“作风转变年”等活动,持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平均压缩32%。市行政服务中心请办事项办结时限降至8天以内。建立完善110城市应急联动服务平台,联动服务单位发展至108家,群众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深入开展“电视问政”“群众评诺”等活动,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扎实开展“双拥”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连续六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与此同时,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统计、审计、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残疾人工作、妇女儿童事业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面对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我们团结拼搏,砥砺前行,走过的历程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要,持续转型。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作为破解一切问题的关键,不断做大总量、提升质量,靠转型升级实现稳中有进。我们始终坚持改革为先,扩大开放。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纵深推进各项改革,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实施开放招商,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们始终坚持统筹为策,协调推进。既全力稳定即期增长,又科学谋划长远发展;既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又持续提升发展环境;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利民惠民。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全市人民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始终坚持团结为重,积聚合力。各部门、各单位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奋勇争先、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