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今年我市将投入3亿元加强防灾减灾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防灾减灾体系。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卢峰称,我市山洪灾害防治区达6.85万平方公里,幅员面积83%以上区域处于山洪灾害易发区。特别是每年5月至9月的降雨集中期常有暴雨,导致中小河流陡涨陡落,洪灾问题较为突出,而全市主要有渝东南、渝东北、渝西三大暴雨区,这三个区域防范山洪灾害的压力尤其大。
由此,今年我市将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防洪防灾减灾体系。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堤防、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今年我市将建成城镇达标堤防25公里,新开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50处以上,并有序推进一般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于山洪,由于其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偏远山沟,加强非工程措施是主要方法。”卢峰称,我市正在推进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治项目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主要通过建设雨量站、水文站及预警预报设施等方式,及时提供相关水雨情信息,抢在山洪到来前作出科学判断,最大限度减轻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侵害。据了解,现在我市38个区县均布局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治项目,今年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将重点在万州、涪陵、黔江、丰都、渝北、荣昌、璧山、巫山、石柱、梁平、武隆、秀水、酉阳、彭水等14个区县建设山洪灾害防治示范项目,以进一步提升我市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今年我市还将在渝北、彭水、巫山三个区县启动山洪沟治理试点工作,通过治理,使这些中小河流从“不设防”状况,提高到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此外,我市还将启动编制濑溪河、涪江、梅江河、南河、綦江、梁滩河等6条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图,以及合川城区洪水风险图,以有效提高洪水管控能力。
相关新闻>>>
多省市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年内建成
重庆日报讯 (记者李薇帆)由于洪水具有传递性,洪水来临时知己知彼就显得尤为重要。3月4日,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今年我市将基本建成渝川鄂湘黔陕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尽量将洪旱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如果上游的四川强降雨,我们及时知道,就能提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卢峰表示,我市正在积极争取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加大与我市周边省市的协调力度,完善与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和陕西等省的气象、水文、工情(水利工程情况)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及时实现水雨情的有效预警预报。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