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城市进入发达行列引热议 网民盼收入分配改革

2014年03月06日 0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班娟娟整理

  发达不发达不能仅看人均GDP

  据报道,2013年,我国GDP达568845亿元,人均GDP达6700美元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12616美元的国家,就属于高收入国家。我国目前已经有4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进入到发达行列。

  但不少网民指出,我国GDP不断增长值得欣喜,但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还相去甚远。城市是不是步入发达行列,仅看人均GDP是不够的。政府应把精力和工夫花在真真正正为人民群众做实事上,比如,进一步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步伐,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选择性发达不是真发达

  “计算GDP的时候把外来人口创造的财富算进自己的城市,计算人均的时候,却把外来常住人口排除在外,人均GDP立马飙升,原来政绩可以如此容易地做出来!”网民“ialachen”说。

  “发达国家主要从四个方面衡量:人均GDP高、工业技术发达、科学技术先进、社会福利高。必须同时满足以上四点才能算是发达国家,缺一不可。就算这些城市人均GDP达到了,其他三方面还都在小学生水平吧?”网民“寡妇乡马乡长”说。

  网民“jxshdz”也说:“又来选择性发达,国民的收入、福利保障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才是真发达!”

  网民“姚树洁”指出,中国GDP的48%用来生活,美国却是89%。按照这个比例,中国人均GDP要到达2万美元以后,才可以算高收入国家。

  网民“凌儿”表示,就算真的达到了,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医疗的费用和效果、效率,养老补助和生活质量,失业补助,正负运作效率,交通和环境,是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成分,这些非货币成分和心理因素并未加入到GDP数值当中。这种人均GDP数字没有任何价值。

  人均收入不等于生活质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然而,有媒体做的2014全国两会热点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网友表示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网民“罗瑞明”指出,收入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数。生活水平高低,关乎是否有钱,还关乎钱的购买力。增加收入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公众的生活水平,是干货,实打实的实惠。

  网民“Fu-Bo”也说:“老百姓没有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变。物价上涨工资不变,很多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

  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表示,在某些地方,商品房价格相当于当地居民收入的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公费医疗相对支出较低,教育支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实际上人们会觉得自己的收入增加得并不明显,甚至还会感觉有所下降。

  “人均GDP上去了,但不等于生活水平提高了。”网民“朱伟”指出,很多老百姓会觉得并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这说明目前在制度安排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

  盼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网民“马光远”说:“如果仍然把经济增长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说明还没有做好真正转型的准备。在我看来,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的程度、环境治理等等,应该位列经济增长目标之前。”

  网民“东方日出”表示,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财产性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人民感受到的生活水平不高。希望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步伐,将国家财富有效地转化为个人财富。

  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建议,在“提低、扩中、限高”的原则下,中心点还是要“扩中”,应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调节利益关系和收入分配的一个重点。

  网民“唐钧”进一步指出,实际上,“限高”并不难,主要看中央领导的决心。最困难的其实是“提低”,因为需要“提”的低收入群体并非只局限于社会保障对象,而是占中国50%至60%乃至比重更高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即要解决“工作贫困”的问题。“提低”不能奏效,“扩中”也就成了问题。

  (记者 班娟娟 整理)

  (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