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江苏公布打假十大案例 蓝莓饮料用过期添加剂

2014年03月06日 15:49   来源:现代快报   

  用过期添加剂制作果肉饮料,将劣质小家电销售给留守老人,罐装白酒制造假的“五粮液”……昨天,江苏省质监局公布了2013年度执法打假十大案例,南京唯一上榜的企业是南京金銮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使用过期食品添加剂生产饮料被查处。

  用过期的添加剂制作蓝莓饮料

  去年6月6日,南京市质监局在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南京金銮食品有限公司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来生产蓝莓果肉果汁。过期添加剂分别是xf3饮料悬浮剂和TL50特级50型甜赛糖,其中甜赛糖的保质期只有18个月,生产日期是2011年9月4日,到2013年3月4日就已经过期了。也就是说,该公司把已经过期3个多月的添加剂仍然用到了果汁饮料的生产中。

  据介绍,所有涉及的蓝莓果肉果汁共有1791盒,货值5.97万元。除了使用过期添加剂外,这家公司生产的产品标签上,也没有将食品添加剂标注完全,“DL-酒石酸”“六偏磷酸钠”“复配增稠乳化剂XF3”三种添加剂虽然使用了,但却没有在标签上标注清楚。南京市质监局依法对这家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5万元,并责令其改正。

  采购劣质小家电,卖给留守老人

  去年7月22日,根据举报,洪泽质监局查处了一起销售伪劣小家电案。从2013年4月起,杨小平等人从广东顺德、山东临沂等地购进了一批“奇本”豆浆机、“厨神”免火再煮锅和炒菜锅、“半球”电水壶等劣质小家电。

  进货之后,杨小平等人把这些小家电运到了洪泽县的朱坝、黄集、岔河、仁和等镇,然后销售给农村的留守老人。这起案件货值共计12.7万元,已经被移送了公安部门处理。

  用甲醇、水和色素勾兑劣质防冻液

  去年12月16日,无锡质检局高新区(新区)分局对无锡市新区的“忆宝王”润滑油经营部进行了执法检查。执法检查查获了大量的劣质防冻液,成品的桶装防冻液共40余桶,瓶装防冻液100余瓶,现场还查获4大桶配好的防冻液8.9吨,和11个装原油、防冻液的桶。同时,质监局联合公安部门在汽配市场的5家门市内查获了1000多桶的劣质防冻液,都是由这家经营部加工的。经过调查,这些防冻液主要由甲醇、水、色素勾兑而成,已经销售出去的有4000多桶,货值超过8万元。目前,此案已经移送公安部门处理,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拘捕。

  60箱“名酒”全是假的

  案值超20万

  这是一起横跨三省多地,原料采购、灌装、销售“全链条”的制假案件。去年8月31日,泰兴质监局对一批“五粮液”白酒进行了调查,这批白酒是李灶成销售给商行的货,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这些白酒都是假冒产品,一共有60箱,案值超过20万元。随后,这起案件被移交给公安机关侦办。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